美文网首页
《管子》学习第45天《乘马第五》第12段

《管子》学习第45天《乘马第五》第12段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3-11-12 07:37 被阅读0次

    《管子》学习第45天《乘马 第五》第12段

    原文阅读

            距国门以外,穷四竟之内,丈夫二犁,童五尺一犁,以为三日之功。正月令农始作,服于公田农耕。及雪释,耕始焉,芸卒焉。士闻见、博学、意察,而不为君臣者,与功而不与分焉。贾知贾之贵贱,日至于市,而不为官贾者,与功而不与分焉。工治容貌功能,日至于市,而不为官工者,与功而不与分焉。不可使而为工,则视贷离之实,而出夫粟。

    字词注释

    [1]距:从。国门:此指国都的城门。

    [2]穷:止,到。竟:通“境”。边境。

    [3]丈夫:指成年男子。二犁:两副犁所翻耕的土地面积。

    [4]童五尺:五尺童子。指未成年男子。犁:指一副犁一天所能翻耕的土地面积。

    [5]以为三日之功:为国家服三天劳役。功,服役,劳役。

    [6]作:耕作。

    [7]服:从事。公田:国家耕地。指朝廷宫室的田地。

    [8]及:等到。释:融化。

    [9]芸:通“耘”。锄草。卒:结束。

    [10]闻见:见多识广,熟知多见。一说闻,当作“闲”,通“娴”。熟练。意察:见识判断明察秋毫。指断事精明。

    [11]不为君臣:还没有做官,没有君臣名分。

    [12]与功而不与分:参加劳作但不能接受官府的颁赐。这句是说“士”虽有学问,却还没做官,所以与一般百姓一样自食其力。与,参与。

    [13]“贾(gǔ)知贾(jià)之贵贱”四句:本句第一个“贾”指商人。第二个“贾”,同“价”,价格。指熟悉市场价格。官贾,指官商,官营商业的商人。分,古通“颁”。此处为颁赐、赏赐的意思。

    [14]工:手工业者。治:讲求。容貌功能:指物品的式样功用。容貌,指样式。功能,指功用。或曰技能、手艺。

    [15]使而为工:不能使他们为政府出力。工,通“功”。

    [16]贷离:犹言“差贷”。指差额、亏欠数。一说家庭财产的差别。实:实际情况。

    [17]夫粟:每个人都要交纳粮食。夫,每个夫,每个人。

    译文参考

            从国都城门以外,到全国四方边境以内的所有地区,成年男子按两犁耕地的定额,未成年男子按一犁耕地的定额,一律要为朝廷宫室服劳役三天。正月就指令农民开始耕作,到公田服役从事耕种。从冰雪融化开始春耕时起,直到夏耘锄草结束。那些见多识广、学问渊博、断事精明的士,凡是没有成为君主官员的,都要去服役,而且还不能接受政府颁赐。那些熟悉物价高低贵贱,并每天在集市上交易的商人,凡不是官商的,也要服劳役,不能接受政府颁赐。对于讲求器物样式、功能,参加集市交易的手工业者,凡不是官家工匠的,也要服劳役而不能接受颁赐。至于不能直接承担劳役而出工的人们,就看他们所差的实际数字,交纳补偿劳役的粮食。

    核心内容解读

        本段内容解说了哪些人如何做来“服于公田农耕”。  “正月令农始作,服于公田农耕。及雪释,耕始焉,耘卒焉。士,……与功而不与分焉。贾,……与功而不与分焉。工,……与功而不与分焉。”二犁指两犁一天所能耕的面积)“与功而不与分”,就是出劳力而不给报酬的意思。从成年人到未成年人,士农工商(非官贾官工,而是平民身份的私商和手工业者),都一律耕公田三日,劳动时间短,没有固定的专业的公田耕春秋时期,   

          可见,齐国的井田制基本上已由有公田的井田制变成无公田的井田制了。但并非公田尽数取消一块也不留。齐国公室按老传统仍保留一小部分公田,以其收成为祭祀尝新之用。 不过,这时所剩的公田已不再采取役使农奴在耕种其份地的同时又以力役“助耕”公田的老办法,而是除农以外也叫士和工、商一起来参加短期的义务劳动。

            这种不同于一般徭役田的“公田”,在生产关系中不占主导地位。从主导方面来说,公田、徭役田是已经分田到户,由农奴来耕种,而“与之分货”了(不是“与功而不与分”)。这种从土地使用方式、经营方式到分配方式的变革,在当时更有效地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改变了社会中的生产关系,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管子》学习的参考资料

    “公田”(即大田)上的集体生产

          《豳风·七月》是西周早期讲究农田作业时令的诗篇,《夏小正》(收入《大戴礼记》)是春秋时代讲究农作时令的著作,可以看到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代农作的发展和变化。

          《七月》说:“三之日(正月)于耜”,《夏小正》说:正月“农纬厥耒”,“初服于公田”,并且解释说:“古者先服公田而后服其田也。”《管子·乘马》也说:“正月令农始作,服于公田。”《孟子·滕文公上》又说:“唯助有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西周时代农民确是要先服于公田,集体耕耘于公田。《夏小正》所说“古者”即指西周而言。《管子》和《孟子》所说都是有事实根据的。《七月》所说正月“于耜”,该是包括先服公田而后服私田的。

            《七月》说:“四之日(二月)举趾”,

    “趾”字,《汉书·食货志》引作“止”,《毛传》解释“举趾”为“举足而耕”。“举趾”当是用锄头除草、松土,就是耘田。也该是先服于公田而后服私田的。

            西周时代所说“大田”,或称“甫田”,原是井田制中农民集体耕作的“公田”,这样集体耕作“公田”,当时称为“籍法”或“助法”,因而又称为“籍田”。这时仍沿用“公田”的名称,如《小雅·大田》说:“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公田”就是指集体耕作的“大田”,“私”指分配给每家农夫的份地。

          井田制中的“公田”,一般有“千亩”,也有几个“千亩”的,因此这种大田有“千亩”之称,例如所谓周宣王“不籍千亩”,就是说周宣王废止“籍礼”,不再在大田举行“籍礼”。《小雅·甫田》说:“倬彼甫田,岁取十千”,“十千”是指十个“千亩”之田,这是贵族歌颂占有许多大田,并非实数。

          《诗经》上所载西周贵族歌颂大田上农民集体耕作的诗歌,有《小雅》的《大田》、《甫田》和《周颂》的《臣工》、《噫嘻》、《载芟》、《良耜》等篇。例如《噫嘻》说:“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是)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这是歌颂成千的农民在三十里广阔的大田上,集体配耦而耕作,场面很大。“十千维耦”是形容成千农民配耦而耕作,并非实数。《载芟》说:“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载芟载柞”是说除草砍小树,砍得土地松开,“千耦其耘”,这是说成千农民同时在耘田,并非实数。《良耜》说:“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甫田》又说:“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都是描写农民集体为贵族收获,堆积得有“百室”、“千仓”、“万箱”,这也是形容收获数量很多,并非实数。

            值得注意的是,《豳风·七月》上,说“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之后,又说:“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可见农夫在“大田”上集体生产,不论是集体耕作、集体耘田、集体收获,都是在“田畯”监督下进行的。《甫田》说是曾孙“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而《七月》却说“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甫田》所说“曾孙”是指贵族,“以其妇子”是说贵族带来的妇子,而《七月》所说“同我妇子”,是指农夫自己的妇子。据此可见,当时送饭到农夫耕作的田头的,一般是农夫自己的妇子,贵族带妇子来送饭是一种笼络的手段。

            要特别指出的是,《七月》这首诗所说的“我农夫”、“我妇子”,这个“我”是我们而言。“于耜”和“举趾”是说集体耕耘,“田畯”所监督的当然是集体耕耘,不可能是个别的农夫耕耘由田官监督进行的。又如说:“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这样大规模地收取各种粮食作物的收成,当然是集体收获的结果。

              西周王朝设有司土(徒)的官职,主管“籍田”,设有田畯监督“籍田”上集体生产。天子在春季开始时节要举行“籍礼”,作为集体耕作的开始,簋载:“王曰:令女(汝)作司土(徒),官司籍田。”令鼎载“王大籍农于淇田”,就是周王在淇田举行“大籍农”之礼。《国语·周语上》记载周宣王“不籍千亩”,虢文公进谏,讲到“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宣王不听,据说因此宣王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可知这时农民除耕种“籍田”以外,还要讲武,参与军事训练,为贵族“征”、“守”服役。“十月涤场”(农事收场结束)以后还要“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用牛角制的酒杯祝寿),万寿无疆。”说明当时农夫不仅要在“大田”上集体生产,还要集体为贵族服务劳役。

          《诗经》的《周颂》和《小雅》上所载西周贵族歌颂“大田”上集体生产的诗篇如此之多,足见当时确实实行着井田制的生产方式,井田的“公田”上确实存在着“十千维耦”、“千耦其耘”的集体耕耘的大场面。“公田”上集体生产的收成还是比较丰盛的,结果都被贵族所占有,成为贵族“百室”、“千仓”、“万箱”的收获,成为西周时代二百七八十年王朝维持富强的经济基础。到西周后期,由于贵族的残暴贪污,农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周宣王就“不籍千亩”了,同时西周的农业生产也衰落了。

          这是西周时代井田制生产方式中“公田”上农民集体生产情况,这是井田制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参考资料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

    《管子(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李山 轩新丽 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4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子》学习第45天《乘马第五》第12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vl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