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分享史文杰《好的教育》
第四章 科学思维是如何养成的
游戏对小孩子有什么好处呢?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注意游戏的环境,使小孩子得着充分的运动。 ——陈鹤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德国)阿道尔夫·第斯多惠
四十多年前,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发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斯坦福大学的马克·莱普(Mark Lepper)等研究人员把一群小孩随机分成两组,为他们举办符合儿童心理的绘画活动。研究员对第一组孩子说,活动后每人就能获得一份精美的绘画证书作为奖品;研究员告诉第二组孩子,今天安排的绘画活动特有趣,但不提及也不颁发什么奖品。接下来,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研究员跟踪两星期后发现:第二组小孩在空闲时比以前更会主动去画画,而第一组孩子比以前画得反而少了!
这个实验表明,激发了内在的学习欲望,孩子是能自觉去学习的。但这种内在欲望也是很脆弱的,像奖励这种外部刺激很容易改变孩子做事的原来意图。学习目的一旦被外界功利化了,原有的内在热情会随之被扼杀,不再能产生内心深处的满足感,学习就自然是被动的了。可见,孩子的内在动力和内心满足感才是最为宝贵的,是最需要被父母发掘和维护的。
有的时候,即使激励机制表面上有些成效,也只是以“数量换质量”作为代价的。美国有影响力的《经济研究评论》在2009年发表了另一项系列实验,实验发现在外来奖励的影响下,学生更热衷于参加相对简单或重复性的活动,而回避那些要求学生有创意或有创造力的项目。原因也很简单,前者的投入有可预期的收获,而后者的投入可能就打了水漂,这种学习环境给“劣币驱逐良币”提供了土壤。
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长期在“为分数而奋斗”环境下长大的学生普遍缺少原创能力。求知与探索一旦被考分和功利绑架了,就会扭曲学生求学的本来目的,继而抑制学生内在的探索原动力。久而久之,学生便丧失了原创力,潜在的人才也就给“中庸化”了。
“为分数或物质奖励而学习”显然不值得提倡,那怎么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不妨观察一下让孩子沉迷的电子游戏。
看破游戏背后的套路,就能从中得到启示。电子游戏一般有以下几大共同特点:
1.游戏是自愿的:孩子可以选择不玩。
2.游戏是有趣的:枯燥的游戏就会被淘汰。
3.游戏能及时反馈:孩子马上知道做得对不对。
4.游戏是碎步递进的:孩子再努力一下就成了。
5.游戏具有挑战性:让孩子时而产生疑惑,时而发现解决方法,再让孩子在惊喜之余憧憬着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就这样,游戏给了孩子一种内心满足感:这是好奇、疑惑、不甘、惊喜与自信的交融,也是一个没完没了的进程。孩子就像着了魔似的,心甘情愿地被魔力推着往前走。这是游戏设计中惯用的套路。
电子游戏背后的套路很深,足以征服孩子的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想理解“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就把“学习”与上面的“游戏”特点相对比,罗列一下孩子学习过程中缺了哪些要素;要知道“怎么才能让孩子真的爱上学习”,就再将上面“游戏”一词换成“学习”,游戏套路就自然成了有效的育儿攻略。
过去的学校教育是为了短平快地培养工业化急需的产业工人,程式化教学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开放式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力。
当然,想要在学习中运用好游戏套路,父母、老师的游戏力也不可或缺。
如果教育也有三板斧的话,今天分享的游戏套路可算一板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