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曾经穷过
在享受人生第一桶金入账的感觉前
朝父母伸手要钱,是必然经历
那时的我们不懂金钱的意义
却了解金钱的能力
年幼的我们很容易满足
不是因为得到了金钱
而是因为它让我们得到自己想要的
直到理解一颗钻石比一颗弹珠值钱时
我们就可悲的长大了
回想被金钱驱使的过程,我们已记不清了
只觉得这是成长中自然而然学会的东西
但每个人行走的价值观道路不同
许多年后的现在,终于慢慢体现
那些因金钱观念与父母发生的碰撞历历在目
或多或少,影响了现在的生活
让我们来听两个关于孩子与金钱的故事——
一个女孩子的“五元钱”故事:
初中读的是寄宿学校的她,每周回家一次
妈妈通常每周会给2元零用钱,有一次想要5元,妈妈不给,她选择反抗,说不给就不去上学,没有成功,得到的回复是:“爱上不上!”
但经过反复纠缠,妈妈还是给了
只不过是很不高兴不情愿地掏出5块钱,嫌弃的扔在地上
这个小女孩颤颤巍巍地捡起了钱
事情看似没有发生什么激烈的场景
但她说这件事对她影响很大,长大了也一直觉得自己很卑微
同时,对金钱的渴望深埋于心
一位男士的“五毛钱”故事:
初二那年暑假,两个女同学去他家串门
他们很愉快的聊天,这是他首次与同龄女孩交往
后来,女同学提议去逛街,他身无分文,便去找母亲讲明用意,希望给点零用钱
遭到妈妈拒绝
他一再哀求,最后妈妈掏出五毛钱扔在地上说:“拿去!”
他弯下腰,捡起那五毛钱便和女同学上街了,请她们一人一碗大碗茶后各自散去
当年的男孩子现在年近40,大学毕业,经济独立,本早该谈婚论嫁
但他一直拒婚,也不愿回家
他不是不知道年迈的父母孤寂,但目前他只想这样逃避
他说,这一切都源于那扔在地上的五毛钱
这两个故事,并没有阐述各自家庭经济的实际状态
但给小编一种深切的“贫困”感
一种精神层面上表现出的贫困
刚呱呱落地的婴儿,不知钱为何物
如果硬要说教会他们金钱作用的,其实是父母
很多家长都曾说过一句话“自从有了孩子,每一分钱都想花在孩子身上”
当孩子向父母发布一些合理的金钱需求时
故事里他们的反应,却好像在说“我已经在你身上花很多钱了,你怎么还找我要?”
可小男孩伸手要钱,难道不是因为他懂得对朋友的热情相待,是个知礼体面有教养的孩子吗?
伸手那一刻,他心中母亲形象还是完美的,是他可以伸手的人
母亲掏出五毛钱扔给他,呵斥他“拿去”,至此一个男孩的尊严已体无完肤
但真正屈辱他的是“不能拒绝”
因为他需要这五毛钱,有两个信任他的女同学在期待一场愉快的同游
很难想象当时他是以怎样一种心情弯腰捡起的
或许是回响着尊严碎裂一地的声音,尖锐刺耳
仅五毛钱,仅捡钱的那几秒钟,足以严重影响他成年后的整个人生
儿子心中翻腾的一切,想必那位母亲全然不知
中国许多父母都有控制病
掌控金钱更是他们自认为理应拥有的一种权力
上面两个故事中的母亲都用金钱带来的权力狠狠地羞辱了自己孩子
当他们感觉自身说一不二的权威受到挑战时,便把金钱作为武器,劈向自己的孩子
小编不止一次听到不知道哪传来的说法,说孩子要穷养,特别是要穷养男孩子
但你是否知道特意的穷养孩子,他们会丢失了多少东西吗?
有很多家长为了杜绝孩子养成大脚大手的坏习惯,就常在孩子面前“藏富”“哭穷”,这种做法其实很难掌控“度”
如果适度,的确能激励孩子前进
但若过度,很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心理压力和金钱方面的不安全感
这类家长可能不知道,自己平时为钱发愁、抱怨的行为,全被孩子看在眼里,试问,他还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吗?
我们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爱父母的
即便不懂金钱的意义,也会本能的觉得只要自己也有钱,父母一定会开心起来
最终,默默在心中埋下了欲望的种子
在成长道路中,若引导不良,则容易滋生歪枝
所以在孩子成年以前,家长要以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
爸爸妈妈一定会保证你上学、生活的费用,你不用担心,但长大了你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财富!
担心这种承诺会让孩子肆无忌惮?
NO!其实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只有让孩子内心坚定,智能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但其实最重要的,是穷养会让孩子失去很多——
穷养会让孩子丢失格局
一味学别人的穷养,会让孩子丢失了大方和得体
穷养的孩子,他们会因为在某方面不如别人而自卑
他们既内向又胆小,甚至不敢跟别的小朋友交往
他们长大后会在同龄人面前表现出拘束甚至觉得低人一等,他们不敢表现自己的光芒,因为内心的自卑所以觉得不配,而只有将自己完全封闭在小小空间里,才能得到丁点儿放松
“穷”孩子为节省2块钱,会花2小时走路到目的地
富养的孩子会为了将2小时路程节省到2分钟,不惜花20块钱打车
这,其实这就是格局
相比“穷”孩子富养的孩子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去接触更广域的世界
穷养会让孩子失去气质
一个人的气质是从骨髓里渗透出来的,是家庭环境教养的象征
孩子也是一样,这种气质来自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贫困”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更多的是追求物欲的满足
因为他们没有精力也没机会追求更高规格的东西
美国《今日心理学》杂志有文章表达了观点——穷养孩子难翻身
孩子处在压力的环境下,对周围的人和事也会变得异常敏感,不愿参加社交活动,这种心理压力会阻碍智力发展,影响学习成绩,最明显的影响是抑制求知欲和探索世界
小编相信我们很多人都品尝过贫困的滋味和自卑
我们也深知自己曾用多少努力去尝试克服这种自卑感
其中不乏我们疯狂赚钱,以至于忘记为什么赚钱了
所以,对于教育,切莫极端!
当然,小编也明白很多家长的担心
就如同这不是个非黑即白的世界
孩子不“穷养”不代表就必须“无限供应”
我们也知道现在孩子间的攀比也是存在的
这也是由于家长对孩子过早灌输了成人的价值观
若真要富养,也请告诉孩子富养的初衷和代价
告诉他们我们想让你毫无顾虑的成长
告诉他们,比起金钱,我们更希望你快乐
一切都要遵循一个平衡
平衡才是最好的教育之道——
保证了孩子的基本物质生活,他们才不会贪婪;
适当让孩子吃点苦头,他们才懂得谦虚;
让孩子受点体能上的挫折,他们的灵魂会更坚韧;
让孩子经常走出家门,他们的视野才会更开阔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