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其中而又置身度外!是清醒的感觉!是心灵自由的感觉!
发现我自己和同学A聊天,互相分享自己的心理学学习过程及现在的状态。这么聊下来,相互都觉得自己和对方的变化挺大的。
按人的成长阶段:“无知无觉—后知后觉—当知当觉—先知先觉”对应着来看,发现我们在自我成长的路上都走了挺远,也有些深度。不禁很有些成就感!
我感觉A一直活得特别理直气壮,排列个案做下来,发现果然A是一个很是有些执着的人,对认准的事情非常忠诚和笃定。
正向来看,这样的人做事做人有原则、有责任心,对认准的人和事认可度很高,做事容易成功。
换个角度看,她是一个容易钻牛角尖、认死理,较难接纳自己信念之外的世界,不够灵活。这样给人的感觉会强势难靠近,难免常常让自己陷入孤单的境地。
好在A已经在心理学上走了一段,也愿意继续浸泡在心理学中不断的发现、面对、接纳和成长自己。通过心理学学习看到自己的模式,了解到模式的来源,同时找到调整的方向。正在从后知后觉的阶段向当知当觉的方向努力中,是很让人安慰的事。
说起来我和A一样,在没进入心理学课堂之前,在应对人、事的模式上也是固执执着的坚持自己,不接纳、不认同或不甘心认同世界有如此多的与我不同,因此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总是在一个高度后陷入或停滞不前、或艰涩晦暗的境地。
在那个时候,人生处于无知无觉的阶段,只缘身在事不顺、人情不顺中,人痛苦着,却不知为何,就更不用说如何调整了。在无知无觉中活到将近40岁,人生打开了另一扇窗:心理学!
在刚进入心理学领域时,就像一个婴儿刚来到人间,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原来人们的所有行为、语言、情绪等等都只是人们内在的表达。之所以有如此的外在表达,是因为内在模式在起作用,而内在模式和很多方面相关。
之后到达焦虑痛苦的后知后觉阶段:知道了很多,不接纳!知道了很多,做不到!在做的时候、说的时候、情绪上来的时候,无知无觉!发生了、结束了,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又错了。然后,更加痛苦、焦虑、难过!心里想着:真不如不学呢!
因了始终对于美好的期盼和渴望,仍坚持着、跌跌撞撞的往前往里走着!慢慢的可以把伸出的的手指收回、慢慢的可以感同身受对方的感受、慢慢的对于自己的情绪能快速的甄别和调整……在后来的日子里,甚至对于对和错,也有了重新的认识和解读。
越来越好!一切都很好,那是当知当觉的感觉!
然后慢慢的,发现自己多了一只眼睛,无论在哪、无论发生了什么,那只眼睛一直在场外看自己、看别人。于是,对自己的情绪能快速捕捉并迅速甄别和调整、对别人的感觉和情绪能感同身受的同时不被对方影响。
越来越有一种深入其中而又置身度外的感觉!就好像我的灵魂可以自由进入任何人的心灵世界,然后自己能决定是走还是留。
是心灵自由的感觉!
当知当觉的感觉真好!就好像我站在远处看这人生百态、风云变幻,我看得到我笑了、哭了、高兴了、难过了,我理解我为什么笑、哭、高兴、难过……,我可以选择继续,或者出来,去向任何其他我想去的心灵家园!
虽然刚开始是难的,也是痛的,总归现在是越来越顺溜了!
然后,就是真正清醒的感觉!很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