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再看时,我眼前的永远不是我,而是我们。我们交付了彼此的孤独,又用信任填补了它。」
Hello伙伴们,欢迎来到本期分享~本期要跟大家聊聊我最近得到的“治愈良方”。
”忙让心灵死亡“
前几日去到亦轩画廊进行了一场与当代艺术家们关于<凝视之境>为主题共同探讨当代语境下艺术的静观与践行的对话。
其中以沈老师,傅老师,刘欢老师谈话为主。尤其是沈老师,颇有“关上门,豁出去”之姿,对当代文化艺术困境,抽象艺术做了非常深入的分享,我收获当然巨大,解开了一些一直萦绕的困惑。以至于活动节束后我一直跟依霖老师说,这种浓度的碰撞在厦门可太少有了,感恩!
关于此次的主题<凝视之境>正如艺术展的序所写的: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认为,凝视(the gaze)是看与被看关系的视觉行为,它建构了主体和他者的二元对立关系。观者凝视艺术作品,足以洞察人类的思想文化表现。
艺术的真理并不仅仅在于视觉美感,它还传递深层的情感与思想。艺术集结了人类情感和智慧,又是共同人性的体现,也是对生活、梦想和存在的深刻哲思。所以,与艺术的每次相遇与凝视,都是一场感性的体验;是人类情感、思想和文化认知的一种对话。
艺术作为链接的桥梁已成为共识,但此次的意外惊喜来自于沈老师谈到的“抽象艺术”。
先一起来看看抽象艺术的定义:非具象、非理性的纯粹视觉形式
其内涵:首先抽象画作品中不描绘、不表现现实世界的客观形象,也不反映现实生活;其次:没有绘画主题,无逻辑故事和理性诠释,既不表达思想也不传递个人情绪;以及:纯粹由颜色、点、线、面、肌理、构成、组合的视觉形式。
用沈老师的话来说抽象艺术创作者“不能移情”也就是创作时不能把自已的思考,情感投注在自已的作品里,一旦投注就不是抽象了。这个就有意思了!我们接着问,那对于创作者,要基于什么创作,欣赏者又如何与之产生链接(欣赏一件作品前了解作者与创作者背景已成为我们的必备功课)
沈老师继续答到:这就是创作者的困境,至于欣赏者如何欣赏,何不如通过凝视让大脑归零,抛开原来的经验,思考,眼前的一切由你自由重新定义。
我从来没有想过在一个这么充满张力与个性的抽象艺术里得到这禅的回答。
在如此短暂的一生中我们都忙于生活,忙着赚钱,忙着生,忙着死,关于人生的意义可能也只偶尔抽空想。更别说美学,艺术往往被认为是生活富足之余的浪漫,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被归为“无用”,但有时往往是这些我们认为“无用”的东西,却让我们审查自己的生活,帮助我们重新理解生命。
欣赏抽象艺术如禅般教我们归零放下。归零不是清空,不是失去,而是在现象世界去体会性空,看到自已生命的本质与更多可能性,物随心转,境由心造。或许此时我们会恍然大悟,原来困住自已的一直是思维,原来自已有很多自由的选择,生命是可以变得如此丰富。
在禅的艺术中把问题还原为发心,把个体还原为系统,把困境还原为生长,把手段还原为目的,把假象还原为真相。把名相还原为具象,把观点还原为事实,把存在还原为缘起。
每一个观看都用心在看,每一个念头随心而动,生命即放,圆融,这就是“我自己”。
“寻求外界解释,是不负责的生活态度”
关于第二个治愈“良方”呢说说挺想笑的~
我呢是属于从小就有自已强烈审美主张的孩子,只是长大后,进入服装领域后越发的自由,并享受它带来的快乐,自信,当然也带来了很多机会以至于成为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的工作。
“时装是每个人身份的视觉表达,也是我们与周遭世界所建立的美学对话,它告诉人们你是谁,以及你想要成为谁。” 尽管基于这个“真理”般的框架,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好像并不能真正做到穿衣上的随心随性。
就拿我最近来说,没别的,一是因为回到厦门偏传统的城市,二是想脱单了… 哈哈哈哈哈
身边的朋友希望我入乡随俗,形象穿搭看起来更优雅内敛点,好吧,一直以来的战士chen承认居然有点动摇,要不试试?
试完的感觉就是:在别人觉得很好的事情,可能你去做了却发现没那么容易,但是我确定,不能欺骗自己的心灵。我不能说这件事算不算傻,毕竟多尝试总能多了解自已,不知道喜欢啥至少知道讨厌啥也是一种进步。唯一让我感到悲伤的是我们总怀揣是不是我变得更优秀,变成”你“喜欢的样子才会被爱,值得持久地被爱。如果是真的,那真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呢!
但事实是不可能。
在藏文化里:世间所有的喜悦都来自希望他人快乐,所有的痛苦都来自希望自己欢乐。然而能够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活过这一生的人都知道,这一生最宝贵的部分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活。
通过与外界的链接,从外界的认可,关系的付出与得到中感到安全,快乐是毋庸置疑的,基因决定了我们不能独活。但需要平衡好自我与外界的尺度。
一旦我们认为只有自已优秀了,成为某人喜欢的样子才值得被喜欢,被爱,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委屈在于,有可能是我们心甘情愿把那个生动灵活的自己塞入一个茧壳里,并且在里面过了十年、二十年,直到你的大脑忘记了你也有能力过另外一种生活,眼里的光也早已泯灭。我们连爱自已都不会,又如何奢求他人来爱与去爱人。爱只会流向不缺爱的人,而不缺爱的人有一个共性:懂得如何正确爱自已。
在我们的文化中很少强调尊重自已的感觉,我们强调的都是要舍弃自我的感觉,为家人、为别人、为社会而活。但是当我们一份又一份的感觉被忽略,其实意味着我们一份又一份的精神生命的碎片被杀死,焦虑尾随其中。我们要做的就是逐渐复活,并且不再向外界寻求解释,因为解释权归自已所有。
那个自已喜欢的样子又回来啦~当然有必要偶尔我也会假装优雅一下…
“说具体的话,做具体的事,爱具体的人”
第三个”治愈良方“来自于梁家辉老师的一段采访。
“我是个蛮自私的人,现在接戏会先想想家人。不管怎样,我应该留点时间给家和自己。我时间不多了,还这样继续奔波?我家里有老狗,有老猫,有老乌龟,有老鱼,也有老婆和女儿,我爸九十多岁了,如果我现在还离开他太远,还不多留点时间给他们,他们有多少时间留给我?这里是一个不错的小岛,但现在我想家了。”
那句“他们有多少时间留给我?”家人就算了,主要还惦记老乌龟,有老鱼。“这里是一个不错的小岛,但现在我想家了。”可真让人动容啊~
关于城市人回归大自然的话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有一个叫“自然复原理论”:意思是我们在疲劳工作、学习中,产生的抑郁与焦虑会让快乐激素逐渐消失,负向的激素增多,但是当我们回到自然母亲的怀抱,这些神经递质会全部复原。很多伤痛,大自然母亲会给你治愈的,只要我们全身心投入去感受,比任何的药物都要治愈。
我想对于梁家辉老师来说家就是这般地存在吧。
如此朴实的词藻偶尔会让人从梦境中惊醒,恢复短暂的意识,重新拥有仿佛新生儿般的清晰视野来观察这个世界。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我们总是在寻找,寻找什么?也许是功成名就,也许是周游世界,也许是冬日清晨醒来桌上已盛好的热粥,也许是面对失望时陪你自嘲然后给拥抱的人,也许是一个理想的伴侣,也许是为虽已年迈但万幸还算健康的父母还愿,也许是在一个海边城市生活,也许有时自己也说不清…
但无论如何,可以的话请努力说具体的话,做具体的事,爱具体的人,因为这些才是生命中结结实实的感受。
人活一场的乐趣,其实都在那些缝隙里,感受里。在愤怒、羞耻、高兴、难过、伤心这些明确界定情绪状态的词语之间,还有很多没有命名的中间状态,现实生活我们能感受到,但无法用言语说明。在游戏中,得不到的,才会骚动。
在路上努力赶路,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去看一朵花开的片刻,才是人自觉活着的状态。
当然偶尔也会去想我们在乎的东西还有意义吗?这个世界有时候荒谬地让人哭笑不得,一个人能做的无非就是努力去抓住点儿自己在乎的东西。
但我们只能放任这种会被嘲笑的浪漫主义,即使会脆弱和胆小,小心翼翼,甚至偷偷流眼泪,但仍然会把所有的勇气都攒着,在每一个合适的机会里记得什么是最珍贵的东西,然后用一辈子的时间提醒自己…
今天的三个“治愈良方”分享给大家,你们也有交换的良方吗?欢迎告诉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