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何先生
1、恶势力下的“借”,没法不“借”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39883/b3bb74695cfc9fdf.png)
那一年,我上小学四年级。班上有个个子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混混,没事总喜欢抢点别人的东西。有一回,他来找我“借钱”。那个时候的我们本来身上就不会带多大的钱,更何况是农村的孩子。虽然书上说不能向恶势力低头,但在对方各种威逼与恐吓之下,我再三犹豫还是交出了早上老妈因晚起没做早饭给我的两块方便面钱。不是我不敢反抗,而是我害怕老妈的训斥,老爸的鞭子。我清楚的知道,如果我反抗了,对方一定会有所谓的“社会人”出头,如此下去,自己受伤的可能性会达到80%,但对方的头也有20%流血的概率,所以我最终还是向恶势力低头了,但这个恶势力不是恶势力。
2、友谊噱头下的“借”,是绑架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39883/eb501e9768e35b26.png)
后来上高二的时候,隔壁宿舍有个男生总是和我借钱。这次是真的借,但也不是。第一次的借钱,都是碍于面子,当时他来找我借钱的时候,我的“面子”当然就是“都是同班同学,不借总是感觉心里怪怪的”,毕竟自己手里却是有闲钱(这个地方我要说明以下,因为我上高中的地方是在县城,离我家的小山村特别特别的远,一学期大概只有结束的时候才可以回家,所以家里觉得每次在公交车上给我带钱总是不怎么方便,也不怎么安全。于是都一次性多给一点,当然我的卡上总是有一千块左右)。第一次的借钱就这样发生了。后来他可能是猜到了我的情况,每周日从家回来就找我借钱。当时的我真的是很不理解:为什么他才从家回来,手里就没钱?
原来都是爱情在消费。班上的同学跟我说他和班长谈恋爱呢,而且从高一就在一起了(我是高二文理分科才进的他们班,并不知道也属正常)。于是,我和他的“友谊”就这样开始了。前几次找我借的钱,他都能按时还给我,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找我借钱的人必须按时还钱。后来有好几次,都是我下馆子(所谓的下馆子,其实就是去高档一点的饭店)的时候碰到他,而他恰好没带够钱,并且还带着女朋友一起,你说巧不巧,可他就是这样巧。像这样的借钱,他从来不还。可能他觉得这种借不是借吧。
有一次我和姥姥闲聊时候说起来,姥姥问我:你为什么不借回来呢?你也可以有没带钱的时候啊!对啊,姥姥说得对啊,我为什么就不可以那么巧呢?一开始我往回“借”的时候,总觉得浑身不自在,好像做贼一般,虽然也成功了几回,但我借的总不及他借的多。如此下去,我岂不亏大发了。于是我便开始渐渐的疏远他,可能他还觉得与我的“友谊”更上一层了呢!(直到毕业,他还差我两三百呢),至于他和她的事,不知道还是不是如当初一般真挚纯洁,据我得到的消息,好像他们不在一起了。
你可能会说,两三百不是小钱啊,你怎么就不要了呢?是,两三百不是小钱,我也知道钱来之不易,何况这是血汗钱,但我同时也安慰自己,就当是拿钱买了教训吧,社会这么大,积点经验说不定更有用呢!你也可能会说,不就两三百块吗,你至于拎的这么清吗?是,我是拎的仔细了,我是锱铢必较了,可是你知道为什么会有“道德绑架”吗?不就是因为对方把金钱建立在了道德之上,然后将二者混为一谈了吗?如果我不拎的仔细拎的清一点,对方把金钱建立在友谊之上,不就是“友谊绑架”吗!到底是“亲兄弟明算账”,还是“谈钱伤感情”,说到底不都是金钱的噱头吗?那我们为何不将其暴露在青天白日之下呢?
3、什么样的同学才称得上是同学,什么样的朋友才算的上是朋友?
当年拎了那么久,还是彷徨在“亲兄弟明算账”与“谈钱伤感情”之间。直至今天,这23年的人生阅历指引我选择前者。大学这四年,也有一个如当年一样的同学找我借钱,但她不一样。她能做到借的时候说什么时候还就能什么时候还,甚至有时候还会提前好几天,但也有时候会忘了,不过总也 能记起来还,虽然晚了一点,但我总是选择原谅她。她是我的同学,是我如今相隔万里的同学,更是与我同学时代最长的同学。这样的同学才称得上是我的同学。当然,大学时代我也有一个铁哥们,我们在钱的问题上总是无所谓,我多付一点,还是你多付一点,我们都心如明镜。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很多问题上 见解不同,但都各有道理,我愿意听他唠,相信他也愿意听我唠。这样的朋友才算得上是我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