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活了10000天,值得纪念。
大学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一则“真相”,说我们每个人只能活30000天左右,这个数字比大多数人预计的要少很多。而我已经活了10000天……达到了五位数,真的是具有里程碑意义……
人们喜欢把每年的生日作为阶段性成长的标志,偶尔把天数作为衡量的尺度也挺有意思。我们的生活就是被一个个的时间节点隔开的,各种节日、纪念日、生日……每到这个日子,都会停下来反思、检视过去的日子、总结生活的意义。
人的年龄越大,时间就变得越快。有一种说法,说这是因为一年占活过的总年数的比例越来越小了,导致我们越来越无感……
小时候的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没有。实现了的会感到欣喜,没有实现的会有一丝失落。但我也清楚地知道,大部分原因是小时候的梦想不现实。当然了,梦想还是要有的,但是不会像小时候那样瞎想了,是好事也是坏事。
长大了,经济独立了,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掌控,这是长大最大的好处。
最近在读王小波,他在1996年的新年寄语中说:“在我们年轻时,每一年的经历都能写成一本书,后来只能写成小册子,再后来变成薄薄的几页纸。现在就是这样一句话:读书、写作。”他年轻时是动荡的年代,但是对于我们80后90后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没有了高中时亲密的同学、大学时丰富的生活,剩下的只有日复一日的工作。
平淡没有什么不好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之外才是生活,我也一样。读书、跑步、旅行,构成了生活的大部分,还琢磨着练字、学画画、学摄影、再学一门外语,但苦于无瑕兼顾,只好作罢。
所以我从来不会有无聊的感觉,也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无聊,不管是单身的还是有伴侣的。能找到一到两个兴趣就足以把生活填满。
现在,我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找到想读的书,不会有“书荒”;能够熟练地安排旅游的行程;已经跑过一个全程马拉松和两个半程马拉松……时常觉得时间不够用,甚至有一种慌张感。
长大的好处有很多,目标不再是单一的考试,懂的多了看问题也就清晰了,能够相对自由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去年重温了《我爱我家》,看懂了好多小时候没看懂的隐喻和笑点,重看《老友记》也get到了小时候不懂得黄段子。多好~
有了知识和思想,就能接触更广阔的领域,体会更深更持久的的快感。我总觉得,人生在世,应该对自己和生活的世界了解多一点。生活的烦恼、工作的事情,是获得更好人生体验的代价而已,当然,如果能从事自己喜爱工作就更是赚到了。
金庸的武侠拍了一版又一版,最爱的还是老版;偶像歌手一茬一茬地涌现,最爱的还是90年代到00年代的港台音乐;每年的新电影,豆瓣评分不到7一般也不会去看,在老电影的海洋里寻找珍宝……部分原因是怀旧,也是因为变聪明了,知道长期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品一定比新的多。
每一代人都有怀旧的情节,高晓松在他的节目了热情歌颂了80年代,张立宪还有本书:《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他们怀念的,其实是自己的青春。
回忆会永远在,如果没有了回忆,过去的日子岂不是白活了。但我更加珍视的依然是现在。现在的世界变化真的快,每个人都在努力追,生怕被时代抛下。相信有“慌张感”的不只我一个。
我是喜欢这个时代的,同意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科技发达、没有大规模战争、不用为吃饱肚子发愁……生在这个时代,能够亲眼目睹急速的变化,憧憬着未来人类世界的无限可能。作为人类的一份子,跟随者大潮冲浪,成功了,会有巨大的收益,失败了,也不会像古人一样身败名裂无路可走。
既要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天。人类在这几年一直着眼未来,医疗技术的发展致力于延长人类的寿命,人工智能的研究希望改变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外太空的探索试图寻找人类新的出路……对未来的预测也是层出不穷,都是基于当今已知的成果。真正的未来又是谁能预测的到呢,我们现在的生活50年前根本没有人能想到。
人类和每个个体的未来都是未知的,这不也正是做人有意思的地方么。
越老越值钱的时代似乎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老在某种程度上是落后、守旧的代名词。
有时我也会担忧,等到自己老了,会不会真的会落后于时代。会不会因为不会用新的科技产品被儿女嘲笑;会不会加入了另一种类似今天“广场舞”的团体;会不会即使不对子女逼婚,转而采用另一种“不人道”的方式对待他们;会不会变成面目可憎、倚老卖老的现在年轻人痛恨的老人……
估计我是想多了吧,有时候也不能想太远。“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说一步”,老话儿还是有大智慧的。
最后,祝自己万寿无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