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王衍辉006#
1.信息对称:在市场条件下,想要实现有效的交易,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必须对称,信息如果不对称,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曾经好的餐馆因位置差,无人问津,酒香也怕巷子深。现在大众点评、美团外卖弥补位置信息差异,更拼菜品。
2.某种产品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这个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数量,在经济学中称之为:网络效应。用户越多,越有价值;越有价值,用户越多;不断地积累用户的黏性。
车友会、苹果等电子产品间的互通,因工具而来,因“网络”而留。
3.边际成本指的是每多生产或者每多卖一件产品,所带来的总成本的增加。
实物产品因为每一件至少都有材料成本,边际成本不可能为零,但因规模效应成本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最终无限接近原材料的成本;边际成本为0的产品一般是互联网服务,和数字化的虚拟产品如文章,歌曲,电影等。
既然实物产品无法像虚拟产品那样将边际成本降为零,许多产品的趋势逐步变成:实体产品+虚拟服务。如手机+话费等,用降低实体产品的价格,来促进虚拟服务达到趋进于零的边际成本。
#20210105王衍辉007#
1.小众的产品需求量并不小,只是太分散。
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借助大平台,做小众爆品 ;借助多团队,做快速个性。
2.免费的午餐都是通过成本转移,进行二段收费。
交叉补贴(机器免费,后序零部件收费)。
先免后收(注册免费,加v收费)。
三方市场(孩子免费,大人收费)。
3.如果你不能大概率地判断出接下来的涨跌,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择时,时刻保持仓位,既承受下跌的风雨,也乐见上涨的彩虹。
#20210106王衍辉008#
1.结果偏见:我们看到一个人获得了成功,就会立刻认为他过去所有的行为都是那么地有道理,可成功者自认为的那个经验,也很有可能是他没有获得更大成功的绊脚石。
如何避免结果偏见:在归纳法之后,加上演绎法,得到原因后,再推演看这个原因能不能真的推出正确的结果。
买彩票赢1000万和做买卖赚100万,当然是做买卖的方法更值得讨论学习,小概率事件知道了过程也于人无益。推论、演化、实践,把成功法方用到实践之前势必要区分哪些是运气、哪些是可复制且有成效的。
2.增长思维:不仅要用力奔跑,更要选对平台,选准电梯的方向,否则就会掉入“红桃皇后”的诅咒。
杠杆思维:挣钱之前,还是先挣认知吧。认知的支点有多坚实,决定了能撬动多远的未来。
对冲思维:顶级高手的大脑中一定同时运行着两个相悖的逻辑。
金融逻辑:把钱放在可增长的地方(增长思维),然后懂得在增长的地方拼命加杠杆(杠杆思维)。最后,还要懂得对冲掉一些你觉得不需要承担的风险(对冲思维)。这样你就可以获得相对高的收益。
那么对人生也是一样,找到一个自己可以持续增长的领域,踏上一个高速增长领域的扶梯,甚至电梯或者火箭。然后给自己加杠杆,找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合作伙伴,更多的资金来跟你一起,不贪心,控制住你自己控制不了的风险。然后,就可以持续稳定地获得你人生的收益。
人生就是一种商业模式,我们每个人要拿自己的时间去跟这个世界去交换。
#20210107王衍辉009#
1.适应性偏见:一个人对任何一件事,有了之后就会习惯。入芝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一个心法:打破别人和自己的适应性。三个方法:享受的延长、意外的惊喜、排名的对比。
2.去踩盘,当坐下算价格时,大多项目的物业小姐姐总会提供各式各样的饮品,感觉大同小异。
而在此之前,刚进门不久去看沙盘时,各项目提供的饮品却大相庭径:有项目主动送来星巴克咖啡,有项目用精致玻璃杯里装着热茶,有项目用自制纸杯装热水,还有的项目压根不送。而项目的定位,似乎与这饮品的定位相当。
#20210108王衍辉010#
1.我们对某一事物付出的努力不仅给事物本身带来了变化,也改变了自己对这一事物的评价,付出的劳动越多,产生的依恋越深。
第一、要让用户参与感,投票,选择,搭配等等。第二、让用户付出劳动,留30%的工作给用户自己做,这个商品就能在他心中镀上光环。
直接给客户释放一万块优惠,客户觉得无关痛痒,似乎是他应得的。但设计规则让他喊着亲友砍价一万块,却觉得一万块的优惠好事多磨,来之不易。
2.利他思维的几种例子:1、递水果刀给别人,刀刃向着自己,刀柄处留出来给对方拿。2、给别人发电话号码或邮寄地址,不发截图,发文字版,方便对方复制黏贴。3、开车上下人的时候靠边,不影响后面的车通行。4、跟朋友发牢骚的时候,想想别人凭什么听你诉苦?
3.复盘,只看结果还不够,我们还要对规划和执行做一个分析,看看各个环节哪个需要保持(继续做),哪个可以做得更好(开始做),以及哪个不再需要做(停止做),这就是复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