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曰:“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待人善良”是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的真理。
诚然,人需要保持一颗善心,但这颗善心不能没有底线和原则,一旦善良失去了原则,就会助长恶,施善者就会成为那个被蛇反咬的农夫。
深圳歌手丛飞,他收入很高,但家徒四壁。
他只活了37岁,一生参加过400多场义演,资助过183名学生,共捐款300多万。
他为了资助别人,四处拼命演出,还因此耽误了治疗,因病辞世。
但是他的善良不仅没有换来受助者的感激,反而招其不满。
当丛飞病危之际,曾有受捐者打来电话质问:“你不是说好要把我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孩子还在上初中,你就不掏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对不起,我正在治疗,没法汇款。”垂危的丛飞回答说。
“那你什么时候才能治好病,演出挣钱啊?”
情分变成了义务,不加选择的善良换来的不是感激,而是责问。
丛飞是善良的,但他的善良失去了锋芒,最终就变成了伤害自己的利刃。
而有些人,即使你对他善良,也无法改变他的品行,这样的人,不配得到你的善良。
爱默生说:“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否则就等于零。”
就像仙人掌,身上长刺并不是为了攻击别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
任何一段关系,都有它的模式,不能一味付出,更不能只懂享受。
保持八分善良,不忘两分锋芒,照顾他人的同时,也别忘了保护好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