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2325天早安问候。
我们做父母的可否想过父母真正的角色是什么?
我们看古代,古代女人社会地位低下,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所以母亲的主要职责是“养”,陪伴,关爱孩子,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关注孩子的喜怒哀乐。
父亲的主要职责是“育”。而且这里的“育”更侧重于培养孩子的品行,和传道受业的老师也是有本质区别的。
孩子既可以感受到母亲的慈,又可以感受到父亲的严,总体来说是平衡的。
而如今的家庭教育,父亲本来就缺席严重,母亲既要“养”,又要“育”,无法面面俱到,甚至会舍本逐末,不仅忽略了“养”,还把“育”等同于专业培训,一门心思只管学习。
可没有抚养只有教育,那就不是父母了,那是老师。
父母真正的角色任务是:照顾好孩子的生活,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也就是先做好“养”,再做好“育”。
可是,如今的很多孩子在物质生活上很富足,但事实上,他们很少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他们是生活中只有老师的新型孤儿——老师是老师,母亲也是老师,至于父亲则直接在他们的成长历程里玩消失。
后果是什么?
北京大学的徐凯文教授,曾经做过一次关于大学生自杀危机的调查。令人震惊的是,这项调查结果显示:
教师这个职业,子女自杀率排在榜首,是第二名的四倍之多。
按理说,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孩子的教师父母,理应比其他职业的父母更擅长科学育儿,每年寒暑假还有大把的亲子时间,既不缺专业,又不缺陪伴,可为何自家孩子体验却如此“糟糕”?
因为很多父母都是“角色代入”的高手,很多时候,孩子自己都搞不清该叫他们“爸爸妈妈”,还是要尊称一声“老师”。
教师回到家中,很难从自己的职业身份中脱离出来迅速回归到父母的身份;他们的孩子上学见的是老师,回家见的也是老师,父母这个角色实际上是长期缺席的。
这就是为什么教师这个职业,子女成为学霸的概率最高,子女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也是最高的。
所以,课题分离”,是每一位家长都要必修的课。
“课题分离”是阿德勒心理学提出过一个重要概念,即父母要明白哪些是自己的人生课题,哪些是孩子的人生课题。
有边界感,才不会形成痛苦的共生关系。
孩子的学习好或差的后果,是孩子的课题,是孩子本人承担的。可是有多少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当成了自己的课题,奋不顾身往前冲。
你可能会说:我怎么能不担啊,孩子要是成绩不好,将来没出息,找工作买房子结婚,那还不都是我的事啊!
是,孩子小你扮演老师,抓学习抓分数;孩子大了你扮演老板,对他/她的职业生涯指手画脚。为什么就是不好好做父母呢?你可以爱他/她一辈子,但你管不了他/她的一辈子。
再引申一点来看,课题分离做不好的父母,不仅仅是自身包揽了孩子的课题,可能也包括让孩子承担了父母的课题。
当然,真正做到课题分离也是不容易的,需要家长们要不断的修炼,一起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