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365生死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8/365生死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 林晓兰 | 来源:发表于2017-03-12 23:41 被阅读0次

    关于生的定义,集体定义为“喜事”。确实一个生命来到这世上。从跑赢几亿精子到顺利与卵子合二为一。我们无法知道到底生命的开始经验了什么。接下来在母亲肚里幸福的十个月,是如何一天天长大。直到她将脱离母体与世界亲密接触。听说生产时母亲是鬼门关闯一遭的,那对于孩子应该是相同的。

    当我越来越真实的觉知,我开始问自己,到底何为“生命”?从生存到生活到生命,活了几十年,我才开始觉知到自己的生命。当初经验感情挫败,多次想过放弃生存。那时我的世界还没有到达生命的阶段。在我目前所经验到的,真实的有生命力的才叫“生命”。很多人活着仅仅为了生存,有些人有幸来到生活,最终到达生命的皆是勇士。为什么这么说呢?停留在生存里会把金钱和物质看得比任何重要。生活比生存多增加了人际关系。来到生命,你会看见万物皆有灵,即是生命。超越生存生活,活出自己,那才是真实有生命力的生命。

    如果没法真实,一切都没有发生,如同做了一场梦,醒来便忘了。如果没有生命力,一切都是重量,如同寄生虫,无法接受无法给予。生命最难能可贵的是,我们本就拥有给予和接纳的能力。而过往以我而言只知道从别人哪里获得我所要的,类似乞讨或抓取。现在我知道:我本就可以自给自足。若要将自己无限化与世界合二为一,那就需要更多的给出自己。原来我们都遗忘了这件事,我们本就真实本就有生命力。若你还没有经验到,唤醒便得到。

    关于死的定义,集体定义为“丧事”。我不太知道当时说的“丧事”具体是什么意思。以字面的意思,我不太赞同。确实当人们经验亲人离开,伤心在所难免!这是事实。那死的背后是什么呢?目前能理解到的是:他这辈子要做的事情做完了。

    去年2月份,朋友的朋友20多岁因意外而离开。刚过完年,在节日听到消息,人更容易受到情绪的起伏冲击。当时我正坐车返回厦门。听到电话那头的消息,我整个人傻了。就这样傻了一天。虽然只有一面之缘,很惋惜很惋惜。心里觉得人的命为何如此脆弱?慢慢的,我感受到的是:来和离开都是有时的,有些人此生要做的,已经完成所以离开的早。这也让我开始疼惜命。

    来到4月份96岁的外婆走了。其实每年给她拜年,都会特别珍惜。看着96岁的她和6岁的曾孙在吵架,内心感觉无比美好。四世同堂,好生福气。我知道离开是迟早的,可内心依然不舍。父亲说:外婆在的时候,把能为她做的做了,不在后就不遗憾。母亲说:外婆此生很有福气,儿孙满堂,生活和乐。这辈子过得已让人羡慕。我无法完全记得,大体是这些意思。我开始去试着接纳。送的那一天,我一直重复的话是:谢谢你,外婆。谢谢你,外婆。谢谢你,外婆。这一次,我又开始思考关于“死”。人总是会走的,且活着的时候努力争取的万般都带不走,在这世上留下的最宝贵便是儿孙。若干辈后,我们便是后代的祖先。在生与死的中间过程,我们能做些什么?会不会有一种可能是极大化的唤醒自己,活出真实有生命里的本体。成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要做的是以身作则。成为前辈后,要做的是以身传承。

    同年10月份我曾经的领导离开。记起2013年我正经历感情失败,生活被迫360度更换,急需要工作来生存和调节。工作对当时的我真的真的太重要。所以一直感恩于工作的机会。从2014年到2016年经历否定意外发生,到去看望时的无助感,送最后一程的恍惚。期间情绪和感受,是有些复杂的。有天看到一位同事朋友圈里写着:我想这是你想了很久后做的决定。眼泪直接下来,我体会到她同样的感受。

    我开始思考:意外和明天到底哪个先来到?事实是有钱也买不到早知道。看了生与死,知道这两部分我们是无法决定。唯一能努力的是中间过程,所以怎么活着才是最重要。活着是种生命状态。每个人的道路有些不同,目标都是一样:生而无憾。

    在我的世界里,生和死及过程才是完整的人生,且都是被祝福的。生是生命的开始,过程是生命的经验学习,死是完成功课后回归。到底回归到哪里去?我现在不知道。享受过程,是我今年开始经常提醒自己。在过程里,真实的经验更多当下,用生命力去创造。把过程做好,结果自然显现。不知道从没什么时间起,有一念头一直在:我愿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带着笑容离开。

    一切发生,都有它的意义。我的老师说:时时发生都有因果。接纳发生,接纳,接纳,接纳。一生里,经验的人事物,都是为了唤醒我。活出真实有生命力的生命,是我此生的目的。愿我们超越生死,享受过程。祝福祝福祝福~

    (PS:文里提及的事件若相关人看到,愿我由心的祝福送到你心里。祝福祝福祝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365生死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mx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