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作者: Andy正在输入 | 来源:发表于2021-05-01 23:49 被阅读0次

《塞下曲》

唐·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李益的边塞诗,主要是抒发将士们久戍思归的怨望情绪,情调偏于感伤,但也有一些慷慨激昂之作,《塞下曲》便是这方面较著名的一首。

诗以前代戍边名将作比,抒发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头二句夸赞东汉两个名将马援和班超。“伏波惟愿裹尸还”,这句说的是马援的故事。东汉马援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他曾经说:男儿当战死在边疆,以马革裹尸还葬。“定远何须生入关”,这句说的是班超的故事。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一些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的叛乱,封定远侯,居西域三十一年。后因年老,上书皇帝,请求调回,有“但愿生入玉门关”句。

  以上两句说:为保家卫国,边塞将士应长期驻守边疆,宁愿战死疆场,无须活着回到玉门关。后二句表示灭敌及长期卫边的决心。

  “莫遣只轮归海窟”,“只轮”,一只车轮。《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晋人及姜戎败秦于肴..晋人与羌戎要之肴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返)者。”“海窟”,本指海中动物聚居的洞穴,这里借指当时敌人所居住的瀚海(沙漠)地方。这句意思是说,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

  “仍留一箭定天山”,“一箭定天山”,说的是唐初薛仁贵西征突厥的故事。《旧唐书·薛仁贵传》说:“唐高宗时,薛仁贵领兵在天山迎击九姓突厥十余万军队,发三矢射杀他们派来挑战的少数部队中的三人,其余都下马请降。薛仁贵率兵乘胜前进,凯旋时,军中歌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以上两句意思是说:“要全歼敌人,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而且应该留驻边疆,叫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这首诗通过东汉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贵三个名将的故事,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反映了当时人民要安边定远的心愿。全诗情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激励人们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

相关文章

  • 血染风采,在梦中刹那

    题记—— 伏波惟愿裹尸还, 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 ...

  • 血染风采,在梦中刹那

    题记—— 伏波惟愿裹尸还, 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 ...

  • 李益 《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 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 仍留一箭射天山。

  •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塞下曲》唐·李益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李益的边塞诗,主要是抒发将士们...

  •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惭愧,今天才知道,这首诗是李益之作。 一直以为,李益的诗是金戈铁马冰河。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

  • 不忍明月下西楼(一)

    唐朝多诗人,李益是诗人中的才子。看其《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 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 仍留一箭定...

  • 周•唐2017-4-27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六三·损卦第四十一》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

  • 伏波惟愿裹尸还 ——东汉名将马援

    成语“马革裹尸”,出自东汉名将马援之口。马援被光武帝刘秀封为"伏波将军",后人称他为马伏波。 不为守财奴 马援字文...

  • 【国荣摘诗歌】【爱国】六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2.伏波惟愿裹尸还,定...

  • 马革裹尸沙场还——伏波将军马援

    扶风茂陵县,一个大户人家。 大门紧闭,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到门口,敲了几下门。 大门开了,一个管家模样的人从里面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nz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