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英诺李竹:特立独行、行胜于言是天使投资人的必备素质

英诺李竹:特立独行、行胜于言是天使投资人的必备素质

作者: 投资人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5-17 11:16 被阅读15次

    题图: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 李竹先生

    英诺五年,从不到1亿发展到20亿规模。如今,英诺的投资团队遍布国内的创业高地城市。这是一家投资机构,也不仅仅是一家投资机构。

    脱胎于清华,投资清华创业者。英诺和其被投企业有着强烈的清华标签。他们特立独行、行胜于言,如今,这些企业正在发生裂变。

    1、特立独行的思维

    当碰到一个“好项目”的时候,投资人的一般策略是赶紧投、赶紧交割。投完后会发现,其实同为投资人,大家的看法是差不多的。你会看到,原来这个赛道早就人满为患,资本早就重金布局了。在投资圈,这不奇怪,因为对于好项目的判断,大家的能力都是差不多的。

    有时候我也在反思,作为投资人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后来想想,我觉得应该是特立独行的思维。

    1)、成功的项目往往一开始并不被人重视。

    能够影响一个项目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在项目发展过程之中,遇到的变化因素就更多了。复盘我们回报最高的项目,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这些项目在早期的时候往往并不被普遍看好。甚至,有些打一开始就被其他投资人“否定”掉了。

    然而也恰恰是因为没人重视,让这些项目在早期的时候免于竞争,得以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发展。待到发展到一定规模,情况一步步开始好转,其他家(投资机构)也开始重视起来。

    2)、不追风口

    对于风口,英诺比较稳健,我们不会主动去追,不会因此浪费我们的子弹。既然是风口,那么一定是大多数人都看到的机会,潜台词就是竞争大、不确定性高。

    说到底,风口上的项目不一定能赚到钱。

    举一个例子,比如摩拜。表面上,这是一个头部项目,而其实,除去早期的几家,后面的投资人没赚多少钱,因为估值非常高,还需要不断融资,给投资人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其实,在我看来,所谓风口不过是表面上的东西,对于投资这件事来说,有价值的项目其底层逻辑都是共通的:你给谁带来价值?这种价值是否真实存在?是否持续?是否满足用户需求?这些在项目处于早期阶段时,都是可以进行判断的。

    3)、不看VC投资报告

    作为天使投资机构,我们不太看VC提供的投资报告。一方面,投资机会稍纵即逝,报告提供的价值有限,并不能“按图索骥”;另一方面,天使投资有其特有的投资逻辑,先相信,后看到。一旦我们认为创业者的创新有价值,我们就会给他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个项目,有人看这是一朵花,有人却不以为然。但真正的好项目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它一开始得不到普遍认同,这很正常。

    可能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太懂一些细分领域,但若后来这个赛道有所成长,我们会从创业者那里学到更多,会加大投资,比如人工智能。三四年前,我们布局了一些项目。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我们追投了其上下游的多个企业。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产业链。

    现在,这些企业得以在产业链中互动,客观上也极大推动了我们被投企业的发展。

    2、成功的背后是行胜于言

    英诺基因源自清华,优先投资清华。清华系投资人的一个特点是行胜于言,非常实干、非常理性,风格也比较稳健。这些人不会说完了再做,他们一般做完了再说,甚至是做完了也不说。当然,我可能算是个例外,我算是清华系里能说一点的,可能这跟我这个人比较感性有关。我们说的对的,大家听了受益;我们说的不对的,也会给别人一些经验或教训。

    现在,英诺的圈子更大了:早期进来的合伙人有林森、邓永强、贾相夷、祝晓成,后来,还有刘怀宇他们。清华创业校友有相当大的一批人发展得不错,慢慢地,他们也成为天使投资人,也积极和优先投资清华校友,像美团的王兴、搜狗的王小川、航班管家的王江和李黎军、昆仑万维的周亚辉、柠檬微趣的齐伟都是。

    这些年,清华人从特立独行走向抱团,清华百年校友期间发起的TMT校友协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里汇集了大批清华系创业者,以及红杉资本、IDG、高榕资本、襄禾资本、源码资本、英诺天使等知名投资机构,我是首任的会长,现在还是荣誉会长,以自己的经验和精力,一起建设清华创业圈。清华校友互相帮忙。不得不说,清华的校园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二次发挥。

    由清华校友总会主办、TMT校友协会和英诺天使基金、水木清华校友基金积极支持和参与的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创办于2016年,每年举办一次,是清华大学每年校庆的重要活动之一。刚过去的4月份清华校庆日已成功完成第三届大赛。大赛为校友们搭建更充分交流、产业、政策、人才和投融资对接的有应用、有价值平台。赛事结束后,继续以水木创客对接会、校友三创巡回训练营等形式开展活动,持续为校友的创新创业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和给力支持。校友三创大赛搭建平台,创造环境,进一步强化我们清华的文化归属,促进了校友的凝聚,促进了一批校友自身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把清华创业圈持续完善和不断升华、进化。而清华创业圈的发展,不仅帮助清华大学和师生、校友的成长,也点点滴滴地推动着中国的创新科技、创业投资、文化文明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进步。

    有时,时间会证明某些东西。这些年来我们所坚持的,现在都已开花结果。

    1996年,我的创业项目被清华同方并购,次年,后者上市,我也套现了第一桶金。当时,这些钱只能存银行,金融手段很少,早期投资行业极其不发达。

    后来,我们干脆成立一家公司,专门投资创业项目,当时根本没有人知道什么是天使投资。那时的想法很简单:我们的钱从创业而来,再回到创业去,去支持和我们一样的创业者做公司。当时也没什么投决会,碰到项目都是大家商量着来。你推一个项目,我推一个项目,就这么着,度过了最初的时光。

    当时我们投了20多个项目,第一个是德生科技,去年在中小板IPO成功。在我自己个人出资的投资中,也有游族网络、美团 、e代驾等公司。英诺并没有专门负责募资的同事,钱的来源基本就靠我们周围的这些人。慢慢地,我们的合作伙伴。跟我们一同投资的都赚到了钱,甚至有些被投企业成为了我们的LP,比如游族网络的股东,以及中国最牛的天使投资人龚虹嘉等等。

    一路走来,我们并没有刻意去设计英诺未来的发展,一切的原则还是从创业者的实际需求出发的。创业者需要共享办公,那么我们就做共享办公;创业者需要大公司来支持,那我们就去给他们对接;创业者需要找钱找人,那我们就帮着去找。有些事我们做不过来,就索性投一些创投服务类公司。慢慢积累了以后,这些公司之间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

    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自发到自觉。你会发现,英诺提供的服务普遍比较“重”,能发展到今天,我觉得和我们一直贯彻行胜于言是分不开的。

    3、“半个”联合创始人

    天使投资人和其他投资人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反复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在我们投资的公司里,有的从一开始我就认识他们。参与到初创公司的感觉,就像看着婴儿出生一样。

    英诺的合伙人都是创业出身,创业者所经历的我们非常能够感同身受。时而,我们会被作为创业者和VC之间的桥梁。同时,我们又非常理解VC的感触,他们要求投资的成功率更高,并且很在意每个项目带来的回报。更多的时候,我们在中间传达双方的需求,用VC能听得懂、创业者能够接受的语言为二者建立联系。

    长此以往,有些创业者甚至把我们当成了半个联合创始人。

    这样Co-Founder的模式让很多创业者印象深刻。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占创业公司大股,我们依旧是小股东。我们依据创业公司在行业所处位置、融资情况做不同的辅导。对于头部项目,我们辅助其成为业界领军企业。现在,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认可英诺的模式,作为早期投资者的价值也更客观地体现在项目发展中。

    在我们所投资的创业者里,有相当多的社会精英。你第一天告诉他市场环境和行业知识的时候他可能还是个小白,但不用几天,他就可以对情况做到了如指掌的地步。比如我们投资的阿丘科技,2016年我见到他,当时他在清华计算机系做3D视觉,你会看到这个行业直到今天才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爆发。如果那时他只顾埋头拉车,那么很有可能会错过整个时代。这个创业者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不光低头看路,还时刻仰望星空。

    时至今日,英诺的一、二、三期基金已经累计投资了350家创业公司。纵观国内创业环境会发现,创业者的生活依旧非常艰辛。我们的创新创业环境还是不够完善,以至于在中国对于创业者素质的要求要比美国高很多。在中国创业,要求一个创始人要同时懂技术、营销、招聘、政府公关等各个方面,整个社会的契约精神也有待于继续完善。

    真正优秀的公司即使离开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可以正常运转。乔布斯走了,还有后继者,如果有一天任正非不在华为了,那么华为照样可以发展下去。

    不过,要达到这种水平,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记者 / 方璐 苑晶

    编辑 / 周文猛

    来源 / 品途创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英诺李竹:特立独行、行胜于言是天使投资人的必备素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qb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