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自传电影《李宗伟:败者为王》
李宗伟影片以一个同样热爱羽毛球的小男孩和李宗伟的对话为开端,小男孩问:“拿督,怎样才能像你一样厉害?”李宗伟陷入沉思,也将我们带入到他的童年,他的生命在那时因与羽毛球结缘而悄悄发生改变。
从小家境贫寒,父亲希望他一心读书来改变现实,却似乎又命中注定与羽毛球结缘。一场代表国家荣誉——马来西亚羽毛球比赛项目第一次出现在奥林匹克运动会总决赛场上。
同样热爱羽毛球的父亲带着哥哥前往闹区看比赛直播,在妈妈的默许下,宗伟也偷偷地赶来看直播。只见很多大人都簇拥坐的、站的密集地围在一间商铺的小电视机前。小宗伟,先是靠窗跳起来看,后又找东西垫高自己趴在货架上看......精彩激动,围观人的一会儿喝彩,但更多的是唉声叹息。就犹如2002年告别多年后中国第一次打进世界杯,仿佛一夜直接点燃全国人们对中国足球重现胜利的火焰。然后现实的距离依旧存在,那时的马来西亚羽毛球也是如此,最终输掉比赛,但却也拿到了首枚奥运会奖牌,只不过不是金牌。
似乎败者为王的悲情意义或者说“魔咒,在那时就有了。那种落寞神伤,也同样出现在小宗伟身上,小小年纪的他觉得自己一定要打羽毛球,为国家荣誉而打。
童年李宗伟一个人可以选择简单平庸的过一生,也可以很不简单的过一辈子,关键在于你的付出,是否真的为此付出穷尽一生的努力,真的准备好了?
每每如此,最质疑你的人就是你身边那些最亲近的人。因为太爱你,所以不想让你走他们认为你不该走的路。但李宗伟依然在坚守——“有一天,我要代表马来西亚打球!”这是他内心的呐喊。
没有球,就帮助羽毛球点老板拉线,终于赚到一桶球。没有球拍,就用家里的各种铁勺、铁铲、平底锅等分别来尝试代替。没有对手,先是逼诱邻家男孩陪着一起练打,后面邻家男孩不堪忍受总被打到自己,最后一个人面对墙壁练习,开始了长期的“打野球”。
从那一刻起,一颗“坚守”“不放弃”的种子就种在童年的杨宗伟幼小的心里。
电影带来的最大感动是贯穿始终的“永不言弃”精神。
李宗伟年少时的第一位教练,郑炳发,也是他的启蒙教练。加入正规训练的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拿到了学校比赛的奖项。
李宗伟在少年时期比赛越发出色,那时他唯一愿望就是加入国家羽毛球队,能代表自己国家参赛。已经足够优秀的他,但在打球的路上并不一帆风顺,从第一次落选,再到一次全国大赛上他因为脚突然受伤,最终还是遗憾输掉了比赛。他的坚韧却吸引了一位总教练的关注,成功加入国家队。(失败与成功接踵而来,依然不忘初心,走在前进的路上。)
少年李宗伟百度到,李宗伟职业生涯拿了69个公开赛冠军,46个超级赛冠军,以及超过350周的世界第一,每一项都是冠绝历史、跨越男女各项的世界纪录。在这一层面上,他是所有人无法望其项背的绝对王者。
但是,他十多年来漫长的职业生涯里,唯独缺少一座世界冠军的奖杯。世锦赛4亚、奥运会3银。放眼人类竞技体育历史,实在再也找不出第二位像他这样悲情的人物。若要唯“世界冠军金牌论”,他的确是败者。
但是,他从未停止过追寻胜利的脚步,他倒下了一次又一次,却依然咬紧牙关从废墟中伤痕累累地爬出来,十多年如一日地奋战在第一线,为国效力争光。
电影最后以李宗伟在和林丹的一场有史以来最为精彩的比赛为收尾。事实上,这是宗伟多达40次交手中赢得最惊心动魄的一场,同时也堪称21世纪以来、国际大赛男单决赛最惊人的逆转:没有人能在这么大的赛事舞台上,面对决胜盘13:20这样绝望的分数,连得7分,最后逆转、取胜、夺冠。
李宗伟与林丹“有一种精神叫李宗伟” “永不言弃”励志正当时。
电影里各种鸡汤金句,“当你怀疑自己的时候,不妨想想那些相信你可以的人”,“这里的人缺乏的不是机会,而是一份坚持”,“你愿意把你的时间和体力都拿出来吗?”
“你愿意把你的时间和体力都拿出来吗?”一次次自我反省,一次次敲击灵魂,让观影者的我也有一个声音在说:你真的应该有一份值得回报自己的坚持。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接受失败的勇气。李宗伟即便失败了,也依然可以成为英雄,成为榜样,成为激励人们的一道光。
那一道激励人心的光芒能够成为高高在上的“神”太难,但是成为一个凭借自己“永不言弃”努力去获得成功的“李宗伟”却可以实现。我想这正是电影想要表达的,给观众最真实的电影力量,只要不放弃、会坚持,人人都可以成为“李宗伟”。
出发前往电影院,临巧看到了,36岁的李宗伟原来一直患有呼吸道疾病,鼻窦癌。目前正在积极治疗和康复中,有望重新恢复训练,重新回到赛场。真心祝愿他早日康复!也相信他必能战胜疾病!
附上:惠惠观影感文。
惠惠观后感 惠惠打球2019年6月13日中午
李宗伟宣布结束自己19年的羽毛球职业生涯,泪洒现场,令人惋惜和心酸。
温暖的月亮阿姨今天这样分享我们:
从此赛场上没有了李宗伟,但书中还有,影片中还有。
我们通过图书和影视作品,让故事延续,从而影响更多的人,这就是传播的意义和价值。
李宗伟:何以定成败?一部电影,一本书,让眼前一个个小伙伴拿起了球拍,走向了球场,表达着一份自己的坚持和内心向往,这就是积极影响和传播的动力。
上图照片中打球的女孩惠惠,一年前才刚拿起球拍,开始了每周三次的训练。没想到,眼前的她即将在本周六代表学校参加全广州羽毛球“市长杯”决赛。
故事在延续,精神在流动!愿我们都有一份回报自己的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