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的全网爆文《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很久不出手的韩寒都看不过去了,直接开怼:贩卖焦虑,制造恐慌!好像人生只有横向比较一条路,这条坐标线上只有最有钱那个人,其他年纪相仿的,一个个上去比对:好,没她有钱,输了,你是生活的loser,你的人生不值得过。
这有什么意思呢?不说韩寒所指出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社会分工和命运”,就说为什么别人随便给一个尺子,你自己非要上赶着上去比较,这种事也不明智吧?
这次给出的尺子是“同龄人”,“15亿”,下次呢?能被这种微信爆文影响心情甚至作为坐标线的,我觉得人生也就那样了。因为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标准,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人生。
不过我想了一下,这篇爆文为什么打击面这么广,除了一贯的“金钱线”以外,还用了“同龄人”一词,以前都是“90后”啦,“00后”啦,“女性”啦,对于人群划分比较明确,只能引起一部分人共鸣,这次,谁没个“同龄人”呢?
同龄人比较,从小我们就见惯了,爸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肯定跟你差不多大,学校排名都是同年级排行,考大学的千军万马也是同龄人在竞争,过年回家聚会,房子孩子票子的压力也来自于差不多大的人。
为什么不隔代比较呢?这个就是转发了这篇爆文的人也会给你分析的清清楚楚,因为年龄相差大的话,时间空间不一样,所遇到的时机,面对的问题都一样 —— 非常对,同龄人就是时间差不多,其他自身资源,所学所得,机会与机缘,运气和努力,什么都不一样啊,那为什么要比较?
我一直认为中国人逻辑思维不好,什么都偏感性,情绪化,随大流,后来发现,就是不过脑子。走走心,都这么聪明,什么都能想通,但是就一定要起哄。
如果一定要在同龄人当中分出个高下,可以比这些啊:比如努力,快乐,健康,自由。
努力,不管有钱还是没钱,不努力的人生才是被嫌弃的一生,你连努力都谈不上,就不要嫉妒人家有15亿了。
快乐,在人生的选择里,如果有快乐这个选项,相信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一项,如果不选这个,那可能没真正快乐过吧。天天转发焦虑小文章的人,快乐不了。
健康,这个不用说,在同龄人中,你活得最长,肯定赢了,物理上消灭对方。
自由,这才是最奢侈的,有不选择的自由,有不比较的自由,有心灵上的自由,当然,如果有经济上的自由更好,但把经济自由排在第一位,你的人生一定过的很苦吧?
反正我看这种文章,不是想开怼,就是不想理,一个朴素的反击理由分享给大家:你是哪块小饼干,来给我划坐标线?
“我们都是世界中唯一仅有的花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