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父亲似乎和大多数人的父亲有些不同。
他和母亲一样,出身在农村,因为爷爷过世的早,家庭的重担便压在了奶奶身上,父亲很早就辍了学,出社会开始挣钱养家了。
父亲很少和我提及他以前的生活,每次问到他,都像是敷衍几句就过去了,听母亲说,父亲在20岁出头之前就已经做过许多事情了,但我都知之甚少。
记忆里,对父亲更多的印象是停留在小时候的种种经历,而对于父亲年轻时的过往而留存的想象是非常少的,唯一的想象可能就是家里桌上一张父亲的老照片了。
这张照片,我看过多次。因为照片很小,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父亲的“标准”姿势。他站在一块泛着黄的草地上,双手叉着腰,一条腿支撑着地面,另一条腿向斜前方伸出,一脸严峻的表情。如果仔细一看,就会发现父亲的脸庞轮廓很清晰,双颊方方长长的,没有多余的累赘,看起来显得非常清瘦,年纪在22岁左右,给人一种精明的感觉。
但父亲并不精明,他时常喜欢和人开玩笑。而且开的玩笑有些特别,总能让你听完后喜忧参半。因为大多数时候,他和你说的一句话,你是很难分清这句话在他心中的分量的。
记得小时候到了夏天,天气非常炎热,早上一起来,看着天上的太阳,就知道今天下午定又是一次火烤桑拿了。有一次上午和父亲聊起,说今下午我们一起去游泳吧。父亲像往常一样,总是在我说话的时候,脸不住的东张西望。然后说:“好吧”。
说完之后,就和我嘱咐:那你今天下午去游泳的时候就要带好救生圈来,你去找找,看还有没有气,没有就打点气,等下太阳不大了我们就走吧。
于是我就兴高采烈的屁颠屁颠的去找好泳衣,早早的换好凉鞋,找好游泳圈。到了下午,我看太阳差不多下山了,也不热,父亲坐在一旁,我就跑过去和父亲说:“不热了,你带我去吧”。
然后父亲就一如往常的一脸茫然的看着我说:“去干嘛”。这时,我总是和大多数时候一样,仍然兴高采烈的说:“去游泳啊”。父亲站起来走到门外,看着天说:“莫去了勒,热死的人”。事情就总是这样不了了之。
不知是为何原因,父亲喜欢和人开这种让人过程中难过事后又满是无奈的玩笑,总是在你满是期望之后给你换来满怀失望。在长大之后来看,也许这就是像金庸小说笔下的老顽童周伯通一样吧,会给你整得难堪不已又哭笑不得。
尽管我从小便知父亲的言语要仔细揣摩,因为他总是会用认真的表情将说过的话一带而过,然后就当做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但这并不会掩盖父亲的“闪亮光芒”。
怎么说呢?如果您去到我家,就会发现地上总是不染一尘的,桌子上的茶几物品总是摆放的整整齐齐的,床上的被子也总是铺的平平坦坦的。
父亲非常注重干净卫生,如果放假在家,早上起床得早,大多都能看见父亲拿着扫把在打扫卫生的影子,又或者拿着鸡毛掸子绕着家具扫掉灰尘的影子。
父亲有时看到一旁的物品有摆放的不对称的,他会双手扶着一件物品,脑袋左右两边来回看几次,然后将物品前后左右挪动一些,如果看不准了,见我在一旁,就会叫我过去,说:“你看看,我摆的看不看得。” 对于这种情况,我大多数时候也总是脸东张西望地说:“看得,看得。”
记得听父亲讲过几次爷爷年轻时候的事情,现在家里还有一张照片。上面爷爷西装笔挺,腰上插着把手枪,胸前肩上贴着徽章,头上梳的油光发亮。父亲每次讲到这,就会身体前倾,充满了兴致地对我说:爷爷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很帅气的,每次早上一起来,头发那梳的真的叫整整齐齐。
父亲大概是遗传了爷爷这点特质,又或者从小受到了那张照片的影响。早晨起床后,总要在卫生间里捯饬大半天,然后一开门,整个屋子就会瞬间进入了满天飘香的世界,“人物”闪闪发光,魅力四射。
有时,我和妹妹在家,看见父亲回来了,就开着玩笑和父亲说:“老远就知道你回来了,然后用鼻子嗅着装作出两声气。” 父亲听完后,就会眯着双眼,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些许鄙视的眼神看着我和妹妹说:“像你们一样,这么大个人了还不知道打扮,一天邋里邋遢的,你看那个什么叔叔的孩子,一天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好看多了蛮,一点都不知道爱好。”我和妹妹两人听了后就看着父亲嘿嘿傻笑一下了事。
从小在父亲的言语培养下,我们的脸皮大概就是这样练成的。
但是我和妹妹并没有过分的遗传接旨父亲这一点,虽然也不像是父亲眼中的邋里邋遢,但我们情知,相对于父亲“爱好的标准”,由于母亲的存在,我们最多算是一个中等的水平。
因为父亲的天性使然,会使得他情不自禁的往年轻人身边靠拢。当然,父亲对此也是有所觉知的,也时常对着来往的亲戚朋友自我调侃说:“人家看着我这样的年轻打扮,又经常和年轻小伙在一起说说笑笑,都说我也是一个年轻架子小伙。”,母亲则在一旁对着我皱眉。
我有时也感慨的和母亲说:你和父亲这么多年了,是怎么生活过来的? 母亲就脸有愁容的似笑非笑对我说了一个字:“哎”。
岁月如梭,一切都是变的那么快,唯一不变的可能就是父亲的本性了,带给我们欢乐的同时,也让我们愁容满面。
老爸,父亲节到啦,借此这篇文章,虽然有损您的个人形象,向您道声贺哈,节日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