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雷锋日记》:我们离尊重人性还有多远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但是当阅读他的日记,深入了解他,我想很多人会和我一样,不禁感慨一声:我宁愿你不是雷锋。
我宁愿你不是雷锋,你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童年无忧无虑,青年意气风发,中年勇于担当,老年宜享天伦。每一人生阶段,虽不都是一帆风顺,但也会小心翼翼地经营。但是你不能,你拥有的是不能选择的起跑线,不能选择的生存困境。父亲病逝,母亲遭受地主凌辱自尽,哥哥乞讨饿死,一个年仅7岁的孩子就过早地经历了生命不可承受之苦。
我宁愿你不是雷锋,宁愿你一生默默无闻寿终正寝,做个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你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做一个有良又有知的男性。“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的人性弱点,你都可以具备。是的,你大可不必做绝对的好人,只要不做绝对的坏人。开心就大笑,生气了发发脾气,对领导、对同事、对家人都可以,因为生活本是这样。
我宁愿你不是雷锋,不是一个符号,你只是一个能够拥有亲情、友情、爱情,具有鲜活生命气息的名叫“雷锋”的人。感受亲情,并把亲情继续传递给下一代;感受友情,并把友情真诚地回赠给给身边的人;把握爱情,告诉喜欢的那个她,我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是一切皆是泡影,缺失亲情是历史的产物,因为国破家亡是那个年代的基本特征;面对爱情望而止步,也是历史的产物,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大搞个人崇拜,忽略太多人性的东西。
我们历来崇敬利他主义者,鄙视利己主义者。可是如果利他仅仅是失去温情,而建立在纯粹的意识形态的基础上,那么这样的利他无疑是悲哀的。雷锋连自己都没有好好生活,自己都没能得到“利”,利他的初衷又来自哪里。他反复强调的悲苦出生,是我们国家与民族的痛点;他对集体对国家的深厚感情,来源于一种终见阳光的心态,这种心态早已抛弃了个人情感与正常欲望,而是近乎滑稽的无私无畏。
我们习惯于高举标签,可是面对标签的精神力量,自己有时却又望而止步。因为我们还有割舍不下最基本的人性,可是雷锋没有,一丁点儿都没有。一个从小连生存都视为奢侈品的孩子,得不到爱,最后只好将来之不易的生存机会化作对集体绝对的无私。如果他出生富贵,从小享受种种资源优势,还会这般么?对于雷锋与雷锋精神的出现,我们究竟是崇敬,还是应该反思?
当我们国家,当人类社会开始尊重人性,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那时就不需要榜样,也不需要标签。因为人人皆是。
二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生活大于政治
赴陕北插队的习近平,是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的儿子之外,他的另一个身份就是,被迫离家的一个只有15岁的孩子。离开北京,离开被折腾得四分五裂的家庭。那个年代,由于历史的原因,不知多少家庭难逃那一劫。
相比较而言,习近平一家还是幸运的。且不说父辈官复原职,随后又挑重担。作为知青,他没有与当地女子结为伉俪,开始漫长的生孩子生涯。也没有匆匆返城,因城乡二元结构对立劳燕分飞。而是被推荐上大学,奔向梦想的新起点。当然这都是后话。
梁家河是习近平离开学校和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站,他无疑在第一站、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的升华。梁家河的他,并不是一个普通知青,而是一位扎根农村、立志让农民吃饱饭的基层干部。办供销社,挖沼气池,修整厕所。在一系列的工作中,他开始了解农民,了解农民吃饱喝足的朴素愿望,感受农民憨厚朴实的美德,甚至是见识到自私、刻薄、内斗的劣根性。这些都成为了他以后工作的经验,比如精准扶贫政策,因为他太了解农民。
习近平说,他一生要感谢两种人,一种是革命老前辈,一种是他的陕北老乡,陕北老乡让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我想,习近平的初心大概来源于知青七年的历练吧。很多人都认识到,初心是个越来越奢侈的字眼儿。然而在习近平看来,似乎不奢侈。他的不奢侈或许并不是源于革命前辈的提携,而是在于个人向阳生长、崇尚实干的自省与自律。
无论身在何处,都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每天给自己一点信仰。这是习近平在贫瘠的梁家河告诉世人的。其实在当今时代,这一点弥足珍贵了。相信总有一天,读过的书会有用。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相比于党政机关任务性的学习,二十二岁的我去单纯地阅读,还是受益匪浅的。
生活大于政治。
三
《梁衡红色经典散文》:性格即命运
第三次捧起这本书,相比如第一次的新奇,第二次的黯然,第三次阅读,我不禁想起都梁《亮剑》中的一句话,性格即命运。
是的,性格即命运。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邓小平等历史人物,我们如果将其放置在普通人的一生中去考察,也印证了如上判断。历史无法回头,远去的何止是遗憾,只希望走好今天的每一步。
从事教育事业的很多人习惯于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性格塑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希望每个人都能从善良正直的孩子,成长成善良正直的父母。
家庭塑造之外,学校又是重要的一环,这就意味着教师的重要性。个人觉得世间有太多的老师需要提升个人修养。
当然,个人的完善亦是相当重要。读书,见贤思齐,闻过则喜,不应只写在纸上,而应化为行动。
性格的形成与健全,大抵如此。
作家梁晓声曾用四句话概括什么是文化: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四句话所传达的警醒,几乎囊括了所有,世间其他奉告,都是多余。
无论怎样的性格,最起码的品质还是需要恪守的,比如上面所述四种有文化的表征。
每一个人都需要自省。
不问性格,无关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