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狂人、过来人兼局中人给公考备战的一些“干货”

公务员考试:申论狂人、过来人兼局中人给公考备战的一些“干货”

作者: 城三少说 | 来源:发表于2019-12-08 17:01 被阅读0次

    今年11月份,我创立公众号“城三少”(ID:chsanshao),撰写公考备战方面的系列文章,以期给公考路上的朋友一些帮助和启发。不过篇数较多,不好全搬,今天,谨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提取一些观点和内容(如有不解请读原文),并解答一些朋友的疑问,供各位空闲之余品鉴。

    因2020国考已进入倒计时12天,留给大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时候,如果我再说行测的具体备战方法,比如资料分析备战的战略就是“快准狠”、常识复习的策略就是不用刻意复习等,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毕竟,短时间内,行测提升的空间非常有限,这是由行测的本质决定的。行测的五大题型(主要是四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练习、去分析、去总结、去体会、去顿悟。一般而言,短则三个月,常态半年,正常一年甚至更久。因为,只有通过时间的积淀,解题速度和精度才能有质的提升,才有所谓的秒杀的可能。可能你们也听说了,现在很多以公考为目标的二、三本学校大二开始就辅导学生公考了。毕竟,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没有名校光环的普通学生,通过公考这个最公平的途径,选择一份“光鲜”、稳定的职业,是性价比极高的。

    申论,短期内可以有质的提升。不过,申论的误区太多了,芸芸考生,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误区。要试图从命题小组、阅卷人的角度思考,这才是正确的方向,而不是想当然地我以为这样,他以为那样。这是方向性问题,如果大方向搞错了,只会适得其反,陷入南辕北辙式的悲剧。可惜的是,大多数公考者陷入申论误区不能自拔,还煞有介事地把申论称为“玄学”。那么,有哪些误区呢?其实,早在2010年,我就写下了《申论狂人答题秘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申论的出题逻辑、答题原则、答题战略战术等问题,比如,申论的精髓就是一个“抄”字,大作文的核心在于“政治高度”等等,全文近两万字。

    你以为我要卖书?不存在的,这个秘笈免费分享,我公众号后台回复“秘笈”二字即可下载;你以为我要开班?不存在的,我这么忙,哪有那么多时间办培训班。

    那你要作甚?我只想说两个字“格局”

    这些年来,是不是感觉这个社会变好了?那是因为70后已经走上主流舞台了,我们80后正在成为主流力量,而这项光辉事业,必将要你们90后、00后们继续下去。鸡汤谁都喝过:70年来新中国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平凡人的辛勤耕耘,平凡人可以改变世界。公考上岸的你,是平凡,但也不平凡,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将是让这个时代更美好的注脚。

    所以,在职位变动之际,在我还有点零碎的空余时间之时,我很乐意用文字把这一些记录下来,愿为芸芸考生指点迷津,愿与有志之士谈笑风生。也指不定,某年某月某天某地遇到的某同事,恰是在人群中多看了我一眼的粉丝呢?某天某地遇到了某粉丝,还能小酌一杯、共饮一壶好茶、忆下曾经公考的岁月呢?

    至少,退休之余,可以和老友们吹一吹:想当年,我三少哥可是万千公考者眼中的大神、心中的明灯啊;如今,我三少爷的学生多如繁星,遍布全国各地,把持各大要害部门呐。虽然我不认识你们,但你们都知道我。你说,还有比这个更令人激动的么?

    当然,还有一些备战理念、方法、技巧甚至误区,在剩下的一周时间内,依然有助于你分数的提升。

    比如,不要过分迷恋培训班。很多初学者,以及那些公考几次没有上岸的朋友,都希望能报个班给自己指明一条方向、提升一些水平。想法固然好,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很多公考的培训班,包括全国性的连锁机构、地方性的小机构,质量堪忧,特别是申论。在各位“专家”的一起努力下,国考申论平均分,十几年来稳稳地保持在了40分水平。不要质疑,打分公平得很,阅卷者没有舍不得给分,而是经培训班“深造”“点拨”的答案只值这个分。试想,有些培训班的“专家”还是90后、95后,根本不了解申论的那一套运行逻辑,只因为接受了程序化的培训,有一副好的口才,就能标榜公考辅导大师。当然,不排除部分培训班的确能助你一臂之力,这就需要你擦亮眼睛,把他们选出来。其实,我觉得最好的培训是自己去摸索、去总结、去体会、去顿悟,因为,你自己感受出来的东西你能随心所欲地运用,别人的技巧你不一定会用得得心应手,这与行测的答题宗旨相违背。

    比如,不要执迷参考答案。对申论而言,你能买得到、找得到、看得到的答案都只是参考答案,都不是标准答案(也就是阅卷人判卷时依据的答案)。行测也一样,不过行测的数学类、常识类题目因答案的唯一性特征,问题并没有申论那么严重,言语类题目问题较多。市面上申论辅导资料琳琅满目,细心的你是否发现,不同渠道找到的资料,对相同的问题,给出的答案的差别足以令人震惊。所以,谁对?谁错?告诉你,谁也不尽信。若以它们为准绳,离上岸就越来越远了。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从出题逻辑、答题原则等方面思考。不要问我标准答案,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因为,那个阅卷依据的答案是没有公布的,也是不能公布的。不过,可悲的是,芸芸众生依然执迷那些参考答案不能自拔。

    比如,要研究真题,要摸索命题小组的出题逻辑、原则。公务员考试,尤其是国考,可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场考试,而是政治意味很浓、规范性很强的全国性选拔考试。如何把最优秀的人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这个重任就寄托在公考笔试、面试两个环节中。因此。笔试中的申论、行测题不是随便出的,是命题小组的智慧结晶。可以说,命题小组是用生命在出题。什么意思?申论试题里的每一个材料,材料里的每一个段落,段落里的每一句话,话里的每一个词语,都是经过命题小组反反复复研究推敲的,都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同样,申论题目,小问题、小作文、大作文,每个题目答案来源在哪里,要考虑哪些方面,有什么陷阱等等,都是遵循同样的标准,严格规定好了的,一切尽在命题人掌握之中。

    简单举个例子。行测的数学部分,它的数字都是真实的。2014年国考资料分析,国家电网公司的上网电量的数据、电影院票房数据、就业失业数据、交通拥堵数据等等,这些都是真实的。既然是真实的数据,那么它必然符合社会现实。简单的问题,给你四个城市的交通拥堵数据,又是表格又是图形又是文字的,让你选择北京、天津、南京、长沙哪个城市最堵。你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北京,材料中的数据肯定是不需要看的,更不需要计算的,因为现实情况就是北京最堵,不到京城,不识神州堵城。

    比如:公考是个系统工程,笔试、面试,考前备战、临场发挥等都是至关重要且相辅相成的。什么意思?多少人只是单纯地准备着笔试,而对面试不主动不管问不负责?多少人都在紧张地刷题,坐在题海战术里沾沾自喜,而忘了如何训练自己的临场正常稳定发挥?公考的系统工程,决定了从你选择公考那一刻开始,后面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忽视了任意一个环节、割裂了这些环节,都是人为地在公考之路上增加荆棘,结果只能是与上岸失之交臂。

    比如,公考的系统工程特征,在备战阶段就要求你,不能以孤注一掷的心态面对公考。你们自我对照,有多少人是专职考公的?尤其是那些辞职了,全力以赴备战公考的?这种没有退路的孤注一掷,影响考前的备战状态,影响临场答题状态,影响身心健康……(是否深有体会?)。当然,如果你说,无所谓啦,考不上我就收租去,一天收一套,一个月也闲不了,偶尔还得加班收……。好吧,就当我没说。所以,理想的心态就是:这只是年轻时代的一个尝试,只是人生的一段插曲。我来了,参与了,然后走了,生活依旧(这个心态不代表你不努力)。成功上岸固然好;未上岸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至少自己还有成为大富翁的机会。

    比如,要仿真训练。什么是仿真训练?仿真训练重在“仿真”和“训练”。那就是,坚持真题为王,并严格按照考场标准和程序答题。也即:打印出真题,备好答题纸和笔(铅笔、橡皮等),关上手机,找一个安静的无人打扰的地方,在2.5或3个小时内,认认真真地把那套真题做完,完完整整地写到答题纸上(涂到答题卡上)。看这篇文章的你,有多少人能够在公考前按照这个标准来过一次?没有的话,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赶紧仿真训练一次。因为,备战前,仿真训练是你成绩稳定的重要保障,是水平有所突破的重要前提;考试中,仿真训练是你水平正常发挥的保证。

    比如,……。

    最后,既然选择了公考,就不言放弃,坚持到底。因为公考上岸是个沉重的话题,充满了挫折、痛苦、质疑甚至自我否定,没有充分的身体、心理、思想准备是很容易半途而废的。这些年来,我接触了很多朋友,不乏北大、复旦、浙大、武大、厦大等名校高材生。他们之优秀,我亦叹为观止。不过,公考路上的他们并不如以往那般叱咤风云,甚至被申论折磨得怀疑人生。要明白,成功上岸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坚持走到最后的。所以,坚持下去,方有成功的可能。

    最后的最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希望,早日上岸的你、公考路上的他,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共同为这个伟大时代书写青春洋溢的篇章。

    另,不是正文的题外话:认真看完了?点个赞、评个论、说声谢呗。当然,有问题欢迎交流。只要不涉及相关敏感、涉密话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因为工作较忙,可能不会及时回复,但希望做到“随迟必复”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务员考试:申论狂人、过来人兼局中人给公考备战的一些“干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bm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