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我在网上刷到一个视频:安徽一所中学居然公开砸学生手机。
(https://v.qq.com/x/page/o3008lhjjcg.html )
视频显示一所学校正在开大会,穿校服的学生集体站在操场上。几名工作人员在主席台上用器物当众砸毁多部手机,甚至有手机被砸到冒烟。
为什么要砸学生手机呢?据校长回应,学校历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校方之前与学生家长签过协议,带入校园的手机会被销毁。
这一行为引起网友热议,有的网友认为手机确实影响孩子学习,而且家长已经签过协议,所以支持该校做法
但也有网友认为这种做法涉嫌损坏他人财产,而且"治标不治本"。
手机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校方的做法欠妥,但孩子要是在校沉迷玩手机,学校确实应该给出相应措施。
乔布斯身为苹果集团的创始人,别人都以为他的孩子肯定经常玩平板、手机,但他却说他会限制孩子在家使用电子产品。
不仅乔布斯一家,国外很多电子工程师,都不让自己的的孩子过度接触电子智能产品。
因为作为研发者的他们,更清楚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给孩子带来的隐性伤害。
02
在上周的文章中就已经提到过沉迷手机的危害,其中包括影响孩子的视力、脊椎,甚至影响孩子的人格,除此之外,还可能让孩子无法分清真实与虚拟世界。
如果孩子过分沉迷其中,可能慢慢的对现实世界失去兴趣,或者分不清真实和虚拟世界。
去年江苏一名13岁的男孩,沉迷手机游戏"吃鸡",并模仿游戏从窗户跳下去,不幸身亡。
沉迷手机还不利于亲子关系培养,假如一方想找另一方谈话,但另一方却不理不睬,一直玩手机,双方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冷淡,亲子间的代沟也会明显。
了解到这些危害后,家长是不是马上就想从孩子手中拿走手机,在行动之前,不如想一下一部手机,何德何能如此招孩子厚爱。
和我们成年人一样,除了枯燥的学习之外,孩子们也需要消遣和放松,而手机正是一个可以提供各种娱乐的工具。
而且手机游戏确实好玩,同时也能获得短暂的满足感,其实很多成年人对游戏也不能自拔,更别说没什么自制力的孩子了。
手机除了娱乐功能外,还能充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在这里他们可以搜索到任何资料,解答自己心中的疑问,有时候问家长还不如问手机。
另外,手机的基本通讯功能也非常吸引孩子,他们可以通过手机和朋友在微信上、QQ上保持联系,相比与家长那小心翼翼的"塑料沟通",同龄人之间更有话题。
03
手机本来就是一个中性的存在,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主要取决于是否合理使用,而且手机已经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不该阻止孩子接触手机。
我们要做到让孩子适当接触手机,有效引导孩子使用,我知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家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以身作则
如果家长总在孩子面前不停的玩手机,那么孩子将会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当然也不是说家长不能使用手机,而应该专时专用,避免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坐在一旁玩手机,或者孩子找你聊天时,你一直在玩手机。
2多和孩子互动
很多孩子沉迷玩手机,主要是没玩过更好玩的东西。
有些父母都为了省事,就拿手机打发孩子,就会让孩子渐渐的丧失交际能力,变得懒惰和孤僻。
所以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开展一些家庭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3规定使用时间
建议每天晚上20点以后,就要将手机交还给家长,周末可以相对延长时间。
孩子在校期间不应使用手机,尽量给孩子配备电话手表,方便家长联系孩子。
4引导正确使用
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使用的手机软件,让孩子远离不良信息,如色情、赌博、毒品等。
前面也提到手机是把双刃剑,正确使用就是一个好工具,所以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使用手机去学习,下载一些学习的软件,闲时拿出来做做练习。
光做题学习可能比较枯燥,所以如果将一些趣味元素融入其中就更好了,比如"远大小状元学生"软件里的"专项训练",正是结合了这个理念。
在做题之前加入有趣的短视频,通过搞笑的方式讲解每个年级的重难点,让孩子在观看短视频时不知不觉掌握知识点。
观看完视频后,可以在"练一练"里做题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如果某道题还不会做,证明这个知识点没掌握。
做完题目后还可以查看学习报告。
对于自制力有限的孩子来说,滥用手机真的会害了他,作为他们的父母,我们唯有以身作则,教导孩子正确使用,避开陷阱,才能让孩子真正走好未来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