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子让我帮他拿一个泡芙。
我发现只剩最后一个了,就和儿子开玩笑,说没有泡芙了。
儿子说,我记得还有最后一个呢。
他妈妈也故意逗他:最后一个我吃掉了。
儿子很不开心。
等我拿着最后一个泡芙过去,儿子很烦躁,说:拿走,我不吃了。
我意识到儿子是真的生气了,就开导他:你现在好像我当年对老师开玩笑的态度。
儿子不搭理我,挥手把我递过来的泡芙丢掉了旁边的台子上。
我感到失望、厌烦、气愤,我认为儿子对这个玩笑的反应过激了。
我希望儿子能意识到这只是个小玩笑,也能够以玩笑的心态对待此事。
父母的本意是为平淡的生活增加些玩笑调剂,不然生活整日一本正经,也有点索然无趣。
2-过了一段时间,儿子调整了情绪。
我问他刚才丢掉的泡芙在哪,儿子说早吃掉了。
我知道儿子已经彻底走出了刚才的情绪旋涡。
3-过了几天,我和儿子交流此事。
我说: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儿子:我也说不清。
我引导儿子回忆并觉察,当时是否感到愤怒?
儿子:不是。
我说:是否羞愧?
儿子:怎么会呢?
我说:那你细细体会,到底是什么感受?
儿子:还是烦躁吧。
我说:那你烦躁的背后,认为父母哪里没做好呢?你希望我们怎么做呢?
儿子暂时没想好,那就以后再说吧。
我希望儿子珍惜每一次强烈的情感,无论是喜怒哀乐,情绪背后都隐藏着某种礼物。
觉察情感背后的想法,是个人成长的良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