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迎来省标准化学校验收工作,上下领导一片忙乱,学校宣传片得紧急拍摄、会议记录要补充5年的,办学硬件和软件都得临时完备,校长召开全校教工大会,强调“省标”验收的重要性,要求大家都要有奉献精神,积极协助学校补充相关资料,迎接检查。
我因“文采过人”和“书写漂亮”“有幸”被授命写“宣传片”脚本和补写5年的会议记录。天杀的,这是要要了老子的命呐!请大家原谅我只能像泼妇一样骂街了,学校建校五年,我初来乍到,对学校了解多少;补写5年得会议记录,按照一年40周计算,5年得补写200份会议记录。我只能硬着头皮,晚上加班加点,牺牲了“五一”休息时间,头昏脑涨,腰酸背痛地如期完成了任务。省标检查顺利通过,宣传片没有特别鸣谢我,领导也只字未提,只领了不到500元的加班费。我心情颓丧至极,我辛苦帮学校领导弄虚作假,应付检查,是棋子非功臣。
因补写会议记录,参考的是学校本部的会议记录,我因此了解了学校过去五年的许多重要事情,我才知道学校也并不是那么单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盛行,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而来。
在此,我只想谈谈其中一件事,这事却出乎我意料。
张老师,40岁左右,待人真诚,文质彬彬,虽无深交,但同在一个年级组,我了解他,他治学严谨,认真细致,我一直将其视为楷模。但当我补写会议记录时看到校领导决议罚薪警告张××考试漏题一事时,还是感到吃惊意外。
但我能理解张老师,一个中年男人,在家里是顶梁柱,他没有年轻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他需要把一些时间分给家人。迫于每次考试后同年级老师间公开的成绩分析,迫于学校推行的末尾淘汰制,迫于生计,他失去了某种本该坚守的道义。
张老师一定曾经也是一个坚守道义、有教育情怀的老师,他只是迫于压力,失去了本该坚守的道义,向生活作了妥协。多少个不眠之夜,张老师为了成绩分析不掉到最后,为了保护饭碗,用双手虔诚地擎着,生怕摔碎了。
老师间盛传,某老师考前给学生讲考试原题;某老师统一要求学生考场作文使用某一句作结,然后主动要求要求批改作文;某老师篡改分数……为什么?皆因为学校制度所迫。
每逢考前,老师们疯狂向非考试科目的老师要课,非考试科目老师自然愿意,不上课就能照常拿课时费,何乐而不为呢?那些要课的考试科目的老师就是那么高尚地想让学生们多学到知识吗?当然不是。学生们对比也是此怨声载道,或抱怨加重了课业负担,或者抱怨耽搁了写作业时间,但慢慢也就习以为常了。
按照学校规定,同备课组课程进度和作业内容必须统一,然而总有老师给学生吃偏食,课程进度和作业内容总也不能统一,往往会在统一要求的作业上额外再加作业。这样各自心怀不一,互相恶性竞争,暗中使劲,同事们之间的关系面光里暗,难以融洽。
更有甚者,任课老师在考前焦虑不安,半夜半夜地给班主任发抱怨信息,学生上课不认真啦,作业交不齐啦,某某早读缺课啦……这种焦虑的情绪不断地蔓延开来,同事之间的关系莫名地起了微妙的变化。
试问问,这样工作,你真的快乐吗?你们真的愿意这样吗?当内心的坚守沦陷,平静化为焦虑,没有痛苦地挣扎过吗?没有过自责过吗?良心没有被拷问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