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令已到小满,我并不关心什么“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我只自私的关心我自己。
窗外是好风景,只是不想在这个角度看到,如果2012是现实,一切都美的不可言,可万物舍得去破坏,所以我喜欢悲剧,享受一切悲剧对泪腺的刺激,然后什么也不做,就安安静静的坐着。
听熟悉的人说他们傻的时候我不会跟着附和,我会神补刀或者宽慰几句,但是好像大家都对自己太过于谦逊――总觉得别人精明,受伤的永远是自己,我自作主张的认为我并不傻,处理事情不妥当不是我的智商影响了它而是眼界没有触及到它该到的视野。
对大一时的第一次徘徊仍然记忆犹新――只为准确找到班主任说的北楼307而已,如今做事摇摆不定时总会浮现出那时自己举棋不定的影子,告诫自己“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却像纸上谈兵,学习着洛克的目空一切,意识到实力才是资本时用苦笑代替释然。奇怪的是我总能伪装,给别人营造出努力的假象,听论文老师说“很认真”的确是受之有愧,貌似很少认真的做过事,都忘了认真是什么感觉。四年里只认真过两次,一次是计算机的学习,为了老师的关心和打脸那句“你觉得老师会不会挂你”并打赌的难堪;一次是公众号,当初还因谢学长的“你真叫人放心”开心了很久,想把这一句说给下一位,后来也因为自己的事渐渐淡了此事。我知道自己木讷但并不觉得自己傻,我知道自己的底线,以前没拒绝过什么,以为自己是墙头草,讨厌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其实什么都在乎,别人说我固执时并不同意,有意识的注意之后发现的确如此,纷纷扰扰里的乱乱糟糟总有看不清的时候,是的,是爸妈给的保护太过分了――家是普通的家保护罩是密不透风的帐,写下年龄的时候是惊鄂之后的笔斜,年龄的成长需要过程,真正的成长永远是瞬间。我懂陪自己的自始至终只会是自己,可是感性允许我用超理性的情感对发生的事所做出的反应,手足无措的样子真丑,宁要冷冰冰的“我懂”不要纯洁的一脸无辜。
看到李尚龙老师说的“要注意安全,但不要活得太谨慎;要用力活着,但不要无趣生活;喝茶也可以喝酒,穿运动鞋也能踩高跟”我摘抄了这句鸡汤。默默补上从幻想中走进现实,不惹事、不怕事,若多年以后依旧充满善意我想是因为有许多要感谢的人,若麻木冷漠,也没关系,世界是大家的,生活是集体的,活着的生命是自己的……
记于2019.5.22午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