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通感即为感觉相通的修辞方法,而人的感觉又分为视、听、味、嗅、触五种,所以通感的运用类型不限于以上几种,应该还有其他类型。通感手法融合使用的情况很多,高明的写手总是设法调动各种感官制造通感盛宴。
(13)我的歌呵,如果你的沉默,不过是炸药的黑色的冷漠,什么时候一声巨响,迸射出腾空而起的烈火,如果你埋藏在我心里太久,像密封在地下的陈年的酒,什么时候你强烈的香气,像冲向决口的水一样奔流。(何其芳《我们的革命用什么来歌颂》)【歌声似“酒”,有了“香气”,这是以味觉和嗅觉来描写听觉。而像决口的“水”又是视觉感知。使四种感觉互通,使得描写立体化,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14)小郭老早就准备了色笔,还有几张画纸。郊外的风景真好,秋天的太阳好像一朵向日葵。快要收成的稻穗在田里唱歌,他们的歌谱是黄色的,而且有那么大张。天空蓝澄澄的好比一块玻璃,而且像一块蛋糕一样地发香。(《郭风作品选》)【以玻璃喻蓝天,是因为它给人以视觉的联想;把蓝天比做“蛋糕一样发香”,那也是嗅觉联想发挥了作用。比喻式通感的特点与用法与比喻有许多共同处。】
(15)希望是飞旋的轮子,热情是车铃的脆响,挎包,装着昨夜沉甸甸的梦思,那飘拂的围巾,是我在晨风里抖动的翅膀。(金国悌《黎明,我的脚踏车》)【“希望与热情”本是抽象的,只能从心理上感觉,行为上揣度。这里从视觉上作比,将希望看做似飞旋的轮子,从听觉上设喻,将热情比做车铃的脆响,可谓别开生面,那种充满朝气的飘逸洒脱劲儿,使人如闻如见。】
(16)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警醒,而怒茁出来。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膏脂和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何其芳《雨前》)【这是借助视觉、触觉形象地从侧面写雨声,不禁使人想起杜甫《春夜喜雨》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名句,那种优美的意境需要仔细玩味。】
(17)寂静,继而是气流的震颤,清宛的乐声,虚幻,似可触摸,充实,却如空濛的雾气,声音,是有颜色的么?谱架上,音符该爆出绿芽,或许是一群鸥鸟,沿着圆孔、丝弦、键盘和手指,跌入空中翩飞。(韩作荣《听音乐演奏会》)【音乐是靠形象动人的,形象是可以用各种感官感知的。作用于听觉的旋律,可触、可视;有形有色;如绿芽,似鸥鸟,组成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这正是通感在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18)她开了口,说到话,这一条嗓子,才爱煞人呀!有四个字可当。四个什么字?尖、甜、媚、脆。她一声喊呀,你就要接住,接不住,噼��,掉在石头地上,能跌四段,你看脆不脆?(评书《武松》)【这是著名的评书艺人描述被蒋门神买去做妾的谢三姐的美妙说话的。声音是靠听觉来感知的,但是,此处却巧妙地将听觉感受转移到味觉“甜”,视觉“媚”和“脆”,触觉“尖”等感觉来描绘,这样使得读者对谢三姐悦耳的声音有了直觉感和立体感,激发人的联想,余味无穷。】
(19)卧石听涛满衫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苏州耦园的城曲草堂诗联)【躺在石上,倾听泉水清响,不觉全身都染上苍翠之色;打开门来欣赏雨景,只听见一片滴滴嗒嗒雨打芭蕉荷叶之声。联语由听觉转到视觉,又由视觉转到听觉,在感觉的转换中,形象、色彩、音响协调一致,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作为听觉的"听涛”偏与"松色”相连,作为视觉的"看雨”却同“蕉声”相接。听配之以”色”,看联之以“声”,细细品来,便会感到此情此境委实妙不可言:睡于石上,听那松涛声,仿佛看到郁郁苍苍的”满衫松色”,听觉沟通了视觉;打开堂门,看那雨水阵阵,若听到清清楚楚的”一片声”,视觉沟通过渡到了听觉。】
(20)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以触觉写听觉、视觉,歌台上美妙的音乐,仿佛带着暖意,使人感觉是春天来临了一般,大殿中舞女们上下翩飞的长袖带着阵阵凉风,就像是风携着细雨迎面扑来。寥寥的几个字,给人以多方位的感知,“小杜”的笔力可真是精彩。】
(21)然而,那由北而南迤逦而去的山峰,时而平缓,时而峥嵘,都是动人的曲调,轻轻流泻在天幕上,令人痴、醉。……入冬的车站,有一幕苦涩涩的美。……不管愁有多深多重,小火车依旧载得动,载得走。(泠泠《花东线上的小火车》)【运用通感写景,可以使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开拓诗与散文的意境。“山峰”“是”曲调,可以轻轻“流泻”,令人“痴”“醉”,这是用听觉、视觉上的动感和味觉写山;车站有“苦涩涩的美”,“愁”有重量,这是用味觉和触觉所制作的拟物式比喻。既突出了景物的特色,又抒发了主观的情景,一箭双雕。】
(22)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戴望舒《雨巷》)【“眼光”有了声音就会说话;“惆怅”具有气味,就更能体现女性的特点和形象。两个通感式的比喻中,寓含不尽的言语,不尽的情意。】
(23)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唐〕钱珝《未展芭蕉》【诗写新长的尚未展开的芭蕉心叶,形状很像绿色的蜡烛和一缄书札。因为形状像蜡烛,所以就产生了“怯春寒”的感觉,又因为形状像未展书札,所以会被东风暗拆看。“绿蜡”是视觉形象,但诗人却说是“冷烛”,而“冷”是“触觉”,这就用了通感。只因为看到绿受到影响才产生了冷的感觉。“芳心犹卷怯春寒”中的“芳心犹卷”也是视觉形象,而“怯春寒”是看不见的,“怯”与“寒”是意觉和触觉,这也是通感。还有“书札”是视觉,而“东风”是触觉,是看不见的。这都是通感。由于通感的运用,显然扩大了诗的想象空间,诗的艺术容量也就大为增加。比如“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书札”如果没有“东风暗拆”,也就无所谓“藏”了,“藏”的什么?是“少女芳心”。只有少女“芳心”才值得藏,才值得东风“暗”拆看。同样,只有“东风”暗拆看,才有诗意,如果一个书生拆看,便味同嚼蜡了。还有“冷”也同样,只有“冷”,才有“怯”与“寒”。如果换一个其它字,既很难贴切,也很难有这样的诗的氛围和表现力度。】
(24)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岐路洛阳城。——〔唐〕柳中庸《听筝》【诗题是听筝,无疑是写听觉的。但是诗人在听觉的影响下产生了通感。“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中的“逐春风”是听觉更是触觉,“知柳态”是视觉,“随啼鸟”是视觉也有听觉,“识花情”是视觉。“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两句都是由听觉引出的视觉。“更人几重离别恨,江南岐路洛阳城”两句均是听觉牵动的内感觉。所有这些通感的运用,使诗所描绘的秦筝的声音,从抽象化走向形象化,从意念化走向质感化,从熟识化走向陌生化。如果没有通感的运用,声音怎么能够“逐春风”而“知柳态”?怎么能够“随啼鸟”而“识花情”,因而由静态而变为动态?这真是奥妙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