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会感到,自己好像哪里很不对劲。
但我不知哪里有问题,这不知问题的问题称为:“盲点”
我发现自己一个盲点是“交朋友应该是有一个模式的,我们多数人有意无意,都会按这类似的模式,我之前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在好友的指点下,顿悟。”
这模式是:1,从茫茫人海,你或者对方与你第一次交谈,即“相遇”;
2,共同谈论话题,通过各种不同话题,你的行为,思考模式,为人处世的态度就会显现出来,即“发展关系“;
3,亲密关系,可以随时开始谈起自己的感受。当双方很多话题一致,也就可以意味着兴趣点大致类似,或者所受教育程度类似,即“好朋友”。
这三步,最好从第一条开始,一条条的递进,不要跳跃。
以我亲身经历来说,我和朋友间处在第二条,彼此间不是特别熟悉,我就想直接到第三步,“谈论我的感受,期待别人能够倾听,给我热情的回应”。
常想邀请他人一起去吃饭,去外面散步,却不知道怎么讲,这主要原因应该是第二步还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还要彼此互相“切磋”,“交流”,才能比较自然的邀请去吃饭,散步,出游。(也许我们文化背景下,主动的邀请他人一同做事,是比较少的)
我给自己的建议是:1.观察,观察别人在最初交朋友,谈论什么话题。有趣的记录在日记本上。
2.看“讲话、提问、人际交往”方法论的书,并试着减少自己交朋友的“交际盲区、交际雷区”。
3.找到了“交际雷区”,在简书上记录一下,并想想怎么做可能会改善。
4.这点最重要,积累话题,:“平日多积累,话题要广不求深”。
以上,全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