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高层建筑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1.轴力与高度成正比2.弯矩与高度的二方成正比。3侧向位移与高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第二章
1.框架结构:由梁、柱通过节点构成的承载结构称为框架结构体系,由梁柱构件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2框架结构受力和变形特点:
受力特点:只有节点集中力,并无节间荷载,故多杆弯矩图均为斜直线,且一般都有一个反弯点。
变形特点: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较小,在水平作用下,将产生较大的侧向位移。
3 框架结构的柱网的布置要求:
1应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
2应规则,整齐,间距适中,传力体系明确,结构受力合理。
3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
4布置应便于施工。
5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的混合形式。
4框架的布置方案分为三种:横向框架承重方案,纵向框架承重方案,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
5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抵抗竖向荷载和水平力的结构。
6剪力墙结构受力和变形特点:
受力特点:结构刚度大,空间整体性好,用钢量较省,结构顶点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较小。变形特点:当高宽比较大时,剪力墙是以受弯为主的悬臂梁,侧向变形以弯曲型为主。
7剪力墙布置满足以下原则:
1当建筑物为矩形T,L形时,可沿两个主轴方向布置,当为Y,三角形可沿三个,当为圆形多沿径向布置成辐射状。
2剪力墙宜拉通对齐,不同方向的剪力墙宜分别联结在一起,避免仅单向有墙体的布置形式。3剪力墙结构平面形状力求简单,规则,对称墙体布置力求均匀,使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接近。上下要连续布置
4在地震区,宜将剪力墙设计成高宽比(H╱B)较大的墙,每个独立墙段H╱B不小于3,且墙肢长度不应大于8m。
5剪力墙宜设于建筑物两端,楼梯,电梯间及平面刚度有变化处,能使纵横相连一起有利。6有抗震要求的建筑,应避免抗震性能不良的鱼骨式平面布置。
纵向剪力墙一般设为二道,二道半,三道或四道。
8框架-剪力墙体系: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部分剪力墙,两者取长补短,协同抵抗荷载。
9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和变形特点
受力特点:框架-剪力墙体系是一种具有多道抗震设防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为第一道防线,框架结构为第二道防线,剪力结构刚度大,将承受大部分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框架结构在承担少部分的水平荷载同时承担竖向荷载
变形特点: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呈现剪切型变形,剪力墙呈现结构弯曲型变形,框剪结构呈现弯剪型。
10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
框架部分布置要求:1框架采用纵横双向梁柱刚接体系。
2剪力墙常与框架梁柱形成带边框的剪力墙结构。
3采用装配式整体楼盖时,应保证楼盖与剪力墙具有可靠连接和整体性。
剪力墙布置原则:剪力墙应沿两个主轴方向布置并按照"均匀、对称、分散、周边"原则来布置,尽可能使两个方向抗侧力刚度接近。
11剪力墙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剪力墙均匀对称的布置在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的部位,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布置剪力墙。
2要防止楼板在自身平面内变化过大,保证水平力的合理分配。
3纵向剪力墙宜布置在结构单元的中间区段内。
4纵横向剪力墙宜布置成L形、T形和口形等形状。
当剪力墙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米。
剪力墙不宜过分集中,底部剪力不要太大。
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全高。
剪力墙平面的轴线宜与柱截面轴线重合。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剪力墙的数量要合理。
12筒体的基本形式三种:实腹筒、框筒和桁架筒。
13剪力滞后现象:筒体各柱之间存在的受剪力使横梁产生剪切变形,使柱之间的轴力传递减弱,致使远离腹板框架的各柱轴力越来越小,翼缘框架中各柱轴力呈抛物线状分布,在腹板框架中,各柱轴力分布也不是呈线性的。
14筒体结构体系分为:框架-筒体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成束筒结构体系。:
15结构布置主要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和结构竖向布置。
16多道抗震设防防线的要求:结构应具有多道抗震设防能力,避免因局部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体系丧失抗震能力。
17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应区分为A级和B级。
18平面不规则类型
扭转不规则:楼层最大水平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水平位移平均值的1.2倍。
凹凸不规则: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
不连续: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积的30%,或有较大的楼层错层。
19竖向不规则类型
侧向刚度不规则: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的内力由水平转换构件向下传递。
楼层承载力突变: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层的80%。
布置抗侧力结构时,应使结构均匀分布,让荷载作用线通过结构刚度中心(或质量中心或几何中心)减少扭转影响。(刚度中心→反力中心;质量中心→地震中心;几何中心→风荷载)
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重合)或刚度中心和几何中心(重合)或三心重合
20结构设计要注重概念设计,重视结构选型与结构方案设计,保证建筑物有一个结构形式良好、平面布局规则、抗震风及经济性等综合性能较好的结构体系。
21在高层建筑结构上,作用有竖向荷载(包括恒荷载和活荷载)、风荷载;在抗震设计时,还有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22荷载和地震作用按下列形式考虑:
非抗震设计时:竖向荷载和风荷载参与组合。抗震设计时:当设防烈度6~8度时,竖向荷载、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参与组合;当设防烈度为9度时,竖向荷载、风荷载、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参与组合。只有超过60米的建筑,才同时考虑风与地震产生的效应。
23对于规则的框架、剪力墙以及框架剪力墙体系和框架结构大多数可以把结构简化成平面结构,可将结构沿着两正交的主轴划分为若干平面抗侧力结构。
进行高层建筑内力与位移计算时,可视其为水平放置的深梁,具有很大的面内刚度,近视认为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
24重力二阶效应:高层建筑在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了较大的水平位移,并且在竖向荷载P的作用下进一步增加侧移值,引起结构内部构件产生附加应力。简称P-效应(中间三角形打不出来)。
影响P-效应的主要因素是结构侧向刚度和重力荷载,侧向刚度和重力荷载的比值成为结构的刚重比。
在罕见地震作用下,多、高层存在塑性变形集中现象,即结构中出现薄弱层或薄弱部位。
弹性塑性变形验算是抗震设计第二阶段内容,以实现"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