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不弃,迟来的读书笔记更新。今日分享的是杨绛先生的散文集《将饮茶》。
《将饮茶》丨一笔一墨记生活苦乐全书以一个奇怪的梦——孟婆茶(代序)缓缓道出接下来的几篇回忆。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其一是杨绛先生回忆他的父亲。
从先生的回忆中可以看出其父亲是一位谦逊且致知的学者,是一名出色的翻译者,一名优秀的律师检察官,一个简单认真的生活家。
其父亲名叫,杨荫杭,字补塘,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学者、法学家。(已经新晋为我的男神啦~)他会静下心来去翻译一些外国有价值的作品,在出国求学中他的论文也大为出彩被收录起来,他会采集许多花草的枝枝叶叶,用白纸条加固在大的橡皮纸上做成植物标本,辅以中文和拉丁文备注。从先生回忆的关于父亲的一些生活点滴,还有母亲的一些身影,可以感觉得到她父母的婚姻生活也非常和谐恩。不禁猜想,也许先生和钱钟书也或多或少会受其父母的影响,也经营出美满而令人欣羡的婚姻。
先生的父亲对孩子是极其宽容的。他不会强迫孩子去学习,而是遵从自然的接受。孩子对什么书感兴趣,他就会把那些书放在他孩子的书桌上。这样也越发增添阅读的兴趣了。
他教育他的子女要自立。
世上的好东西很多,要自己去争取。
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先生的父亲也会喜欢有人安静地陪着他。我想,每一个人都是需要陪伴的吧?这种陪伴有时候是一句关心,一个温暖的抱抱,有时候或许只是静静地在旁边看着。
先生写的关于父亲的回忆,好像还是一个孩子的视角,她眼中的父亲母亲的生活,充满了满满的可爱的生活气息。
盛衰交替,家里的美好光阴最后也逐渐的消散,战火纷飞的年代,母亲不幸染病去世。那时在外地的先生不知缘何的不能抑制的流下了眼泪,我想这就是亲人们之间的血缘的羁绊吧。10月的深秋,有些伤感,近期的阅读好像都或多或少关于一些亲人的逝世为我们敲响珍惜的警钟,若是日后自己也突然有了什么难以抑制的悲伤情绪,一定要引以为戒,及时和家里联系,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后悔的机会。
财务的聚散,盛衰的交替,有时候也许就是那么一霎那间吧。
其二简短的回忆了她的三姑母。
在先生的眼中,三姑母是一个奇怪的人。这种奇怪是和充满人情味的家庭有些格格不入的。三姑母性情薄凉,不懂得与人为善,不懂感恩,也更衬得先生母亲的贴心和宽厚。她为人虽然奇怪,但是学术上却也值得肯定。先生三姑母名叫杨荫榆,她的一生坎坷,早年婚姻不幸,之后终生未嫁,她曾留学异乡,颇受现代知识的熏陶,学成归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在她的晚年,在侵华日军面前不畏强暴的言行,表现了她作为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还是应当肯定的。
其三写了钱钟书和他的《围城》。
《围城》是一部比较受欢迎的著作,但也使作者颇受周围人的困扰,总觉得书中所指皆为身边的人,先生作为一个最为亲近的旁观者,站出来做了最为契合实际和小说的注释。艺术总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围城》里很多是不同人物的结合,唐家三少的作品也是自己和爱人的影子,作家们总是要先观察生活再加以想象,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钱钟书和杨绛都可谓是书香世家,这种环境真的好向往啊,希望自己也能多多学习,以后影响自己的孩子。
其四写了丙午丁未年纪事。
这部分看得满满的心疼,先生却能乐观的发现其中一些幸事,大抵先生眼中总是能看见可爱和美好吧,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幸福的能力?让自己幸福,也让身边的人感受到幸福。
先生翻译也是会先“积蓄”,唐家三少也是会先写好一部分要更的内容,他们总是会规划好自己的工作,给自己预留一部分灵活处理的空间,实为学习榜样。
其五为隐身衣(代为小记)
大抵算是先生的一些人生感悟娓娓说与我们吧。
全书以朴实、平滑的语言缓缓的让大家了解到了她的父亲、三姑母,以及她的丈夫和其著作《围城》,能感受到先生的写作功底和满满的情感及生活智慧,读完先生的作品之后总是给人舒适平和的感觉。
期待我们也拥有幸福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