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认识一个聊得来的人。在这个用手机社交的“二手生活”时代,还能共同来到一个真实的空间里,认识对方,还有的聊,实属难得。
好的聊天应该是有来有往,有逗哏、有捧哏,角色互换,衔接自然顺畅。三人聊刚好。超过三人就有点风险,不和谐声音出现的几率就高出很多。不和谐的声音有那么几种,一个是太抢戏,最后把轻松唠嗑变成了他自己的分享会,其他人有些就默默的隐了,有些人耐着性子做善良的聆听着,还有一些是真正的倾听者和受益者。还有一种不和谐是知识层面和生活半径的不对等,为了照顾这种不对等来交代前因后果和背景知识,趣味性就被稀释了许多,“包袱”等的太久了,就成负担了。还有些不和谐来自那些话题终结者,总有本事的把任何话题堵的死死,大家一阵尴尬沉默之后,他还有点得意。终结话题可以靠一个不幽默的段子比如一个恶俗但不合时宜的黄段子,也可以靠几个否定句来抹杀前面话题的价值,还有就是调动情绪,比如突如其来的怒和悲。
好的聊天对象应该是情绪稳定,心胸开放,收放自如,有料有趣的人。他讲“三体”,能栩栩如生,能抓住最精要的部分,他让你有发问的可能,他的回复有自己的思考、审美和趣味。讲工作有抱怨有八卦也有干货,他的生活不是只有一个维度,也不是只卖弄专业领域的经验。他们也耐心听你的联想你的见闻,不随便judge你的三观和你的选择,但是彼此赞赏的时候不遗余力。
一次好的聊天,真心笑过,有些疑惑被解开,多了些常识和知识,有些负能量发泄了,有兴趣去尝试和研究新的事物,愿意用其他的角度去看问题。有时一次聊天只是彼此陪伴,不负好时光,那么前面那些聊天的功能可以忽略不计了。
现在我一个人的生活很习惯。只是还会怀念过去的群居生活,坐在饭桌旁,大家没心没肺的聊天,那时也会突然有点忧愁,是不谙世事的忧愁。那时有或模糊或具体的梦,现在只是一个又一个具象的欲望。现在还能坐在一起谈朦朦胧胧的感觉,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微信和各种廉价即时的聊天工具和社交媒体,并没有使交流变得更顺畅更愉快。每个聊天群,都像是人类漫长群居生活方式、社交方式的变异。这之间传达的情绪和感情其实也在变异。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充分的了解、理解和信任,靠手机连接起来的交情大多是无效的。它甚至还不如电邮往来,电邮搭建的连接还经过一系列脑力和语言的组合,人与人的交情还有那么一点点谨慎和自由。
我没有期待每一次真实的社交都有好的聊天。我想多一些真实的社交,这更像是一项田野调查,满足自己对参差多态人生的好奇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