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权威的服从

作者: 一本泛黄的二手书 | 来源:发表于2015-07-09 22:22 被阅读68次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儒家文化的批判之声不绝于耳。批判内容多是其维护帝国统治压榨人民之实。言帝国非器物军事上的不及,乃是思想之腐朽及制度之僵硬。人民之思想核心是对权威的畏惧和服从,更多人言是为国民奴性。至今国家之不民主在于不是国家不给予民主,而是国人不会运用民主。奴性之思想残留之深可见一般。

    对于权威的服从来自两千年的帝国制度。在两千余年中改朝换代呈周期变化,而帝国制度呈直线上升之趋势。每次帝国的换代,帝国的统治者简单认为前朝之失在于放权,所以唯有加强集权才能加强统治。帝国的制度像抛物线一样在军机处设立之后开始走向下坡路。既然选择集权,加强对人民的思想之控制是必然的。隋兴科举,明始八股,何谓中华文化,孔孟之道也。读书人只能读一种书,学成之后,帝国授予官职,其为帝国服务。在国民的教育过程中,帝国的统治者是最大的受益者。读书人有了帝即国的概念,为忠君,开历史之倒车者比比皆是。这种精神就是对权威的服从性。

    它仅仅是种奴性吗?我想应该不是。这种奴性是建立在道德体系之上的。道德的积极意义大于其消极意义。其消极意义在于帝国的好大喜功,好面子,喜欢表面文章。其积极意义在于国人不需国家靠完善的法律和强大的军队便可维护秩序。诚然,道德的存在也是阻挡法律和军队发展的障碍。道德中讲的是君臣父子,在国对君的绝对忠诚,在家对父亲的绝对忠诚,弑君杀父是为大逆。在我心中这都是真理,不容抹杀的。

    近百年来,西方文化价值观渐渐渗透中华文化。中国在法律的完善的过程中,国人的道德感渐渐丧失。那曾经淳朴的民风转为对物质的崇拜,何谓人生之理想,全部都是对物质的要求。人成功的标志在于资产的多少。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很多精神需求转换为物质需求。父母子女的关系也变为物质关系,即父母只知在物质上的给予,缺少精神上的交流。此后,子女不在对父母有忠诚之感,而是更多的物质需求。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个穷人通过努力成为一名官员,别人问他成为官员之后什么最让他高兴,是不是物质的享受,他说他成为官员之后家里的父母便有了脸面。可以说他的人生的理想不是建立在自身基础之上的,他的目标的核心是精神上的,而非物质上的。

    对权威的服从造就了国人温驯的性格,帝国制度形成以来,除非君主昏庸到极点才能引起国人的暴动。明朝,自英宗以来,昏君屡出,但大明王朝却持续了十六代之久。诚然这有制度上的保障,但其根本在于国民的忍耐力。忍耐力造就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试看今日之中国,这种精神是否存在?我自身这种精神便有些丧失。其精神的另一成因是国人物质上的缺少,所以只能勉强度日。精神上的富足带来的是物质上的不济,精神上的不济带来的是对物质的需求。精神上缺少某种核心只能通过对物质的不断索取来填补这种空虚,但是这种空虚的填补只是暂时的。物欲和网游吸毒相似,只能使压抑的心情暂时解放,之后带来的是更大的空虚。随着物欲的增加带来的是大自然的负担,人的生存出现危机。

    试图证明对权力的服从利大于弊之论点我是不能证明其是正确的,但是终有证明的一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权威的服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qu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