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705029/4b15ec36c5c876d5.jpg)
农历五月二十八(7月3日),周三,晴,25-36度,57.5Kg
【半日读、半日练】之三十六
今天上了三节半《内经》课。讲病因病机方面的理论。
病因,即生病的原因,也就是破坏人体相对动态平衡而导致发生疾病的原因。《内经》所论述的病因有外感时邪、情志过激、饮食失调、劳逸失度、起居无节、跌仆损伤以及病气遗传方面。
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包括阴阳盛衰、正邪虚实、升降出入失调等。
今天学的是《素问·生气通天论》章节。生气、即阳气。通天,人与自然相通,天人合一。人体的九窍(眼耳口鼻前阴与后阴)、五脏、十二关节(腕肘肩踝膝髋左右各一,共十二个)都是与自然之气交换的通道。
“生之本,本于阴阳”。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的协调统一。“其生五,其气三”,自然界的阴阳化生金木水火土五行,分为三阴三阳。这就是老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
“苍天之气,清静则意志定”,清静是指阳气调顺、不紊乱。那人的意志也正常。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养生,则阳气固密,固护体表,虽有外邪,也无法侵入人体。
“故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抟精神,聚精会神。服天气,服从自然界规律。通神明,人体的阴阳之气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统一起来。养生的要旨,内则精神专一,外则顺应自然,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如果违背这一规律,“内闭九窍、外雍肌肉”,内有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九窍功能障碍,外有肌肉壅阻而不滑利 ,卫气不固而腠理疏松,则邪气为害,正气削弱,疾病丛生而短折寿命。
人体的阳气,就好比天上的太阳,人体的温暖,五脏功能之运转,津液的气化,对外界虚邪贼风的抵御,均仰赖阳气的温煦和推动。在人体的阴阳平衡中,阳气起主导作用。阳气运行失常,就可能折寿。明代医家张介宾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半日练】
金刚功、长寿功、武当古法健身15分钟,瑜伽冥想15分钟。
未排便。
气温上升,加之便秘,体重停住不降。
睡不安稳。今天还未投票,明天也不会投,倍受煎熬。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05029/0f148e7c773a4167.jpg)
姐说,想看看我瘦成什么样了?自拍一张。
这件上衣,刚买来时挺紧的,本想退了。想着自己要减肥,得备两件小衣服。现在都有点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