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17630/8646b17544623144.jpg)
1
今天下午和晚上有两场分享,分别是不同主题,现在是上午9:30,算上交通+吃饭的时间,此刻允许再花时间备课的时间并不多,可我选择挤出一部分来写文章,做几点这段时间以来的反思。
这段时间我加入了秋叶大叔的IP知识训练营,这个训练营是微信线上的社群,我看下来有两个特点(先说一个,另外一个留作专门话题):来者不凡。费用3000半年,最初申请通过熟人介绍填写表格后入预备营,审核通过交钱以后再入正式营(据说刷下来一些),对于一个自由职业者来说,3000费用不低,一定要想清楚你为什么要入群,你的资源是什么,你来了能做什么,你希望的产出是什么?起初是一种好奇和不服气吸引我入群,现在近距离观察那些牛人,他们确实厉害,不断积累知识,不断构建自己的体系,不断分享,有定位,有标签,关键是真的很拼,文章写得好,文案写的妙,在群里秋水老师有每日一问,从大多人的回答上看,是经过了深度思考,有些角度有新意。
加入群,到现在我还没有和大家有太多的互动。这点要反思,是真的没时间,还是不敢在大咖面前献丑,怕自己说的不好不深刻呢?时间好解决,晚上固定时间开始看群里一天的聊天,挑选问题回答,我进群,才不是想在牛人面前表现有多好,我更喜欢的是吸收转化自己输出的过程。So,今晚开始在群里互动起来。
2
上周日去上海参加了微课设计的一天工作坊,作为培训同行,我观察老师讲课,我看到他全程站着,全程微笑精神饱满,全程没有一点时间是看手机的,哪怕是休息的十分钟时间,也是尽量的互动和保持微笑,着装上是西装衬衫,站姿挺拔笔直,我想这些是培训师的基本素质。
只有出去见识了才知道什么是好的,怎么做是好的。有空出去见世面,特别是学习国内大咖的风范和传授的知识,这个钱不能省,做好选择就可以。
当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一个做精益生产的培训界前辈说,做培训就像提剑行走江湖一样。我认同,进到这个行业中,才发现高手如林,好的培训师一靠拼,非常勤奋,二是专业精神 ,主要体现在专业度和技能上 三是对自己做的事情有信仰。
我在刘子熙老师的上海TTT三天的培训中,见到了一个有培训信仰的人,我第一次感受到,在培训届有信仰是什么样的,那一刻的感受触动了我的心,我思考我做这件事,我的信仰是什么?我听到我的答案是把实践了很多年好工具教给别人,做对别人有帮助的事。想到这里我觉得这是一种态度,还谈不上是信仰。
3
有企业找我上课,谈到价格,对方说她们的评判标准是看级别,然后费用可以走专家指导费。她们行业特殊,经常接待国家级专家来,有的出场费半天五位数字。我思考怎么样才是专家级别?我想起煲汤这件事,有的汤小火慢炖好几个小时,才能做出赞不绝口的佳肴。时间和工匠精神不可省。
我家里藏书约500本,看着这些书,那些堪称经典的书,像《高效人士七个习惯》、《六顶思考帽》、《影响力》、《金字塔原理》,都像是慢火炖出来的浓汤,喝一口既有营养又可以慢慢品味,回味无穷。而市面上大量的书是快消品,标题名字不错,结构不成系统,看完觉得扔掉也并不可惜。
想要让自己值钱,就要沉下心来,做的东西有质量,能站在行业的前端。这个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必不可少。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恰恰需要的是能坐得下冷板凳的人。日复一日,一天又一天,不断的学习,精进,大量输入和输出,不断的往前,才能在自己的方向上有所推动。
4
讲真,翻看微信上以前的生活状态,觉得那时候真的云淡风轻,咖啡花与书,聚会游玩读闲书。
而今,一天掰两半,上课就站一天或半天,在家做课件就坐下来一天,越学越觉得不足。
谁也不知道明天,也许晴空万里,也许风风雨雨,但就爱这晴空万里和风雨交替的过程,这才是人生的真相。
写完字,此刻是10:08,再过一遍课件,换上衣服,梳妆打扮,出门讲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