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渤海大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作者: 凌寂 | 来源:发表于2017-11-11 21:13 被阅读337次

记得高中最后一堂语文课,老师曾对我们说,今后无论你们处于什么样的境遇中,身处何职,我希望你们都不要忘记这么两句话——“每一个不曾起舞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另一句是“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那个时候年少轻狂的我们并不太懂,但随着时间的历练,年少的我也渐渐懂得了有一种生活叫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依稀记得毕业那天,同学们都依依不舍的含泪相送,其中自然可能有对三年情谊的不舍,但我想那个时候更多的可能还是出于贪恋眼下这个熟悉而安全的环境,对即将独自远赴千里之外,独自奔赴于陌生的城市,生活于陌生的大学,面对陌生的人群的恐惧吧!

后来开始报志愿了,这是决定我们去向的关键性抉择,不出所料,多数同学还是没能走出湖北省,有要好的的同学劝我就在本省上大学,理由是是分数线低、录取几率大、关键是还离家近。当时我的确犹豫了,但想想老师曾经的话,我还是毅然决定踏上自己万里路的征程,所以在志愿中我无一例外的选择了9个外省学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录取结果出来的那天,母亲看了看,在辽宁——一个连常年出外打工的父亲都没去过的地方,她只是小心的问了句:“走这么远,不想家吗?”我傻傻回答:“男孩子嘛,迟早是要离家的,想家了,打个电话就行了呗!”妈妈默默扭过头去揉了揉眼睛,我想当时那句话一定深深刺痛了她。但是那个时候的我实在是想去千里之外看看,离家的愿望是如此迫切,以至于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隐隐有些厌倦。在离家的路上,我在火车上写下一段诗表达对故乡的歉意:

“本以为可以走得

如一蓑烟雨任平生般潇洒

到头来还是

不争气的无语凝噎

透过车窗再看一眼

故乡的山水

母亲强颜欢笑的面容

竞感觉自己走的如此残忍

为了自己所谓的自由与追求

弃 心心念念于我的他们于不顾”。

但纵然怀着对父母的不舍与愧疚,我还是义无反顾的踏上了万里之外的征程。

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节假日看着在本省的同学回家和父母团圆,自己只能默默守在寝室难免还是会思念父母的。但细细想来,我又觉得自己还是挺幸运的,毕竟我是真正走过了万里路的人,从湖北到辽宁,一路所见,所闻,所感,是远远超过我过去在书中所感知到的。

在辽宁这片东北的土地上,我认识到地理中所讲的大风降温,亲眼看到曾经画在纸质地图上的渤海,看到一望无际的东北大平原;我看到了物理课上所讲的风力发电的风车;还有在家乡人们口中传颂的东北人的热情与幽默;当然,在这个冬天我还能领会到语文课上所学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

而他们——那群依旧蜷缩在故乡怀抱,学富五车的孩子们依旧只能凭文字于脑海中构建海市蜃楼的空想世界,而选择行万里路的我一直是如此幸运!

多看些书,多走些路,多结交些人,是我的目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的毕生追求,选择远方的路我不后悔,我愿继续用双脚丈量知识的长度。正如海子所说“我要做远方忠诚的儿子”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相关文章

  • 旅行的意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原句是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处我省略两个字 _)那么为什么不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呢?...

  • wan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人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人认为读万卷书胜过行万里路。无论是前者亦或是后者,没有人真的能...

  • 今日小文记录

    思考是记忆的灵魂和精髓。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来自董其昌的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如果不能行万里路

    曾有人问我:读万卷书好还是行万里路好?我说“我更愿意行万里路,但如果不能行万里路,那就先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就是...

  •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为什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行万里路才是和客观...

  • 一日一书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 4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 007第四十一篇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 七年级9班四组青州研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星耀小学~五年二班~李佳莹美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yg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