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实用干货
人是有限理性的——《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

人是有限理性的——《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

作者: 赖美云的小面包 | 来源:发表于2018-11-25 15:08 被阅读17次

            本周读书的主题是“行为经济学”,精读书是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

    《思考,快与慢》书封

            主流经济学关于理性人的假设,在很长时间里都被认为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公理,它让我们相信,我们做的每一个决策都出于理性计算,都符合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然而《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却提出了一个对传统经济学非常有颠覆性的观点:理性其实不那么可靠,我们的决策过程其实充斥着偏见和谬误,甚至是自欺欺人。在很多情况下,人并不是理性的,偏见是人与生俱来的缺陷。

            丹尼尔·卡尼曼,是历史上第一位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他将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实验与经济学研究相结合的先驱者。他获奖的研究课题,是人在不确定状态下的行为模式和决策依据。卡尼曼开创了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分支,也就是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理论和经济分析结合起来,更多关注那些传统经济学关注不足的因素,比如人们的行为、认知、情感、心理、人格等等,如何对个人和群体的经济决策产生作用,从而影响经济组织和经济系统的运行。行为经济学是近年来发展最快、最热门的经济学分支之一,连续出了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中就包括2017年的理查德·塞勒。而且,正是在卡尼曼的影响下,塞勒形成了心理账户、框架效应等代表性的理论。

     丹尼尔·卡尼曼

            整本书论证的内容非常多,作者举了很多具体的思想实验以推导他的论点,但因此也导致了逻辑结构不那么明显,我把这本书简单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归纳,分别是:双系统的特点、系统1的七宗罪、怎么让思考慢下来


    一、双系统的特点——直觉与理性

            《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是卡尼曼的代表作,也是行为经济学理论的经典著作。这本书开创性的贡献,就是把人类的思考模式拆分成快思考和慢思考(系统1和系统2)两个系统

            系统1是依赖直觉的、无意识的思考系统,系统2是需要主动控制的、有意识进行的思考系统。系统1是直觉系统,运行起来速度快,不怎么消耗脑力,不用意识控制,可以称为快思考。系统2是非直觉系统,有意识进行,需要保持足够的专注,主动控制,可以称为慢思考。

            举个例子,当我们看到一张女士的照片,她的头发是黑色的,正在瞪大眼睛,看起来是个年轻人。这些判断对我们来说几乎是自动完成的,是无意识的,而且毫不费力,这就是系统1在发挥作用,这是我们的快思考。系统1就是依赖直觉,人类面对环境的刺激,直接在自己的过往经历和记忆中选取相关联的内容。它不用经过理性的推导或计算过程,就通过直觉直接得出结论。

            而当我们面对一道乘法计算题,比如17×24,我们可能知道答案的大概范围,但是除了少数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士之外,如果我们不花点时间去计算的话,就无法得到正确答案。这个计算过程对我们来说,需要集中注意力,刻意并且努力进行,还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这是系统2在发挥作用,也就是慢思考。系统2就是依赖理性,主动的把节奏慢下来,运用刻意的推导或计算,通过一定的方法得到结论。

            系统1和系统2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实体,也不是大脑中某个固定的部位,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思考模式。我们说系统1和系统2,只是为了理解起来更方便。

            每一个人的思考过程,都是系统1和系统2合作的结果。当我们清醒、精力旺盛的时候,系统1和系统2都处于活跃状态。系统1不断给系统2提供信息,比如印象、感觉等等。正常状态下,系统2只是稍微调整,或者按照系统1的建议来做判断。但是,当系统1运行遇到阻碍时,便会向系统2的理性思考求助,这也就是卡尼曼所说的,直觉遇到麻烦,理性会出面解决

            在主观上,我们往往觉得自己是理性的,是理性在掌控着自己的决策。但实际上,系统1才是我们行动的依据,我们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在系统1的指引下,在无意识之间完成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系统2需要集中注意力,但人类大脑又是天生有惰性的,不愿意多付出这些注意力。在这种惰性之下,系统2往往会对系统1的直观判断无条件接受。尤其是在人精力不足的情况下,系统2会更加弱势系统1的直觉式快思考,也就成为了人们决策和行为的真正主宰。而系统1自身存在的缺陷,容易导致人在思考过程中出现偏见和错误。


    二、系统1的七宗罪

            卡尼曼对直觉导致的偏见和失误进行了非常系统深入的研究,在书里也列举了大量现象,比较典型的是三种偏好和四种效应,简称为系统1的“七宗罪”。许多的点我们其实已经非常熟悉,可以再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在日常的思维中,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习惯。

    (1)典型性偏好。就是人们会过度关注典型事件,而忽视了典型背后的概率

            书里写了一个著名的琳达实验。实验人员先虚拟一位女性琳达,然后开始描述她,她关心社会歧视问题,她曾经参加反核示威游行等等,然后让志愿者来判断琳达的身份。关于身份有这么两个选项,一个说琳达是一位银行出纳,另一个说琳达是一位银行出纳,并且积极参与女权运动。按道理说,第一个选项的概率更大,但是结果,选第二个选项的人更多。这就是因为人们更愿意选典型特征更多、细节更丰富的选项,而忽视了一个统计学原理,就是特征越多,概率越低

    (2)可得性偏好。如果一件事情更容易出现在大脑里,人们就认为这件事情更容易发生

            比如,当我们看新闻发现上个月发生了一起飞机相撞事件,那我们出远门可能就容易选择开车或者坐火车。如果依靠理性,我们应该去认真计算各种交通工具的事故概率才对。可得性偏好的成因,在于系统1会将“容易出现”和“概率较高”弄混,宁可做直觉判断,也懒得启动系统2进行科学的概率运算。

    (3)因果性偏好。系统1有个特点,喜欢对事物进行因果关系解释

            这在两种情况下特别容易导致偏见。第一种情况,是对随机事件进行因果关系解释,例如将炮弹较少落点的轰炸区解释为可能藏匿间谍的地方;第二种情况,人们会对回归平均值的结果进行因果关系解释。回归平均值是一个基本的统计学原理,意思是每一次的表现,总会趋向于回归平均水平。例如,对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进行因果解释。但是,系统1对统计学原理缺乏直观理解,总是要用因果关系去解释。这样的判断往往没有什么事实根据,只不过是我们大脑里的系统1,自动生成了因果关系解释。因果性偏好的成因,可能和人类与生俱来的合理化天性有关,所见所知的各种事物,都需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合理化解释

    (4)光环效应。指我们先接受了事物的一些信息之后,这些信息就会影响你对事物的整体判断和理解。

            例如,用一组相同的品格形容词来评价两个人,一个人的描述是褒义词放前面,另一个人贬义词前置,了解顺序不同,系统1就容易对先了解的信息先入为主,这就是光环效应导致的偏见。

    (5)锚定效应。指的是我们评估某一个未知事物之前,先会估计一个参考答案,即锚定值,然后再来调整。问题是,我们在估计参考答案的时候,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往往并不准确,即便是我们后续再去调整,也会出现巨大的评估误差

            例如,商家促销时打折会比直接降价更受消费者追捧。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如果降价和打折之后的价格相同,对消费者的决策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因为打折的时候会附带商品原价,根据锚定效应,原价会影响消费者脑子里对商品的估价,形成一个比较高的锚定值,消费者会觉得打折后的价格很合算,更容易成交。

    (6)框架效应。指的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描述,会导致我们做出完全不同的决策判断

            例如,对病人表述术后存活率是90%和死亡率是10%,含义相同,但感受却完全不同。

            光环效应、锚定效应和框架效应都共同说明一个问题,人类的系统1是一个具有先入为主特性的系统,先输入的信息在判断中能够占据优势地位,不管这种信息是第一印象,是事先设定的参考值,还是描述时的词语和修辞,都会极大影响我们的判断。

    (7)禀赋效应。指当我们拥有某个物品之后,我们就会觉得它价值更大

            例如著名的马克杯实验,在自由交易中,马克杯买家和卖家对于马克杯的估价差得特别多。最先设计马克杯实验的学者,就是另一位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禀赋效应这个概念也是他最早提出来的。禀赋效应可以用前景理论来解释,而前景理论正是卡尼曼的理论贡献。按照前景理论,大多数人在面对得失时,会产生不同的风险偏好。在面对获得时,我们会小心翼翼,不愿意冒风险;相反,在面临损失时,我们会不甘心,变得容易冒险。比较起来,我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在损失时遭受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收获的快乐感。用一句话来解释,捡到100块钱获得的快乐,不能抵消丢失100块钱带来的痛苦。

    损失的厌恶

            上述系统1的七宗罪,是人类思维模式的固有特点。在它们的影响下,我们的快思考和直觉判断,会导致我们出现判断失误,产生偏见。有了这个判断,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就站不住脚了,这就意味着很难再把人简单设定成一个理性决策的经济动物,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就可以做出更贴近真相的解释。


    三、怎么让思考慢下来

            比起熟知系统1的所固有的偏见,更有意义的事情,是如何尽可能的规避偏见和判断失误,提高判断和思考的质量。那么,怎么改进我们的思维呢?

            既然偏见和失误往往与系统1的主导地位相关,从原理上来说要解决问题是很简单的,就是放慢思考,主动的激活系统2,来对系统1的直觉思考结果进行理性检验,弥补系统1的缺陷,减少那些由直觉产生的偏见和错觉。

            卡尼曼认为,系统2是懒惰的,要让这个懒惰的系统变得勤快起来,就需要刻意的提示,可以是自我提示,也可以是来自于外部的提示。就好像一个人特别爱睡懒觉,起不来床。那为了叫自己按时起床,他要么上个闹钟,这是自我提示,要么让家人到点把自己叫起来,这是外部提示。

            这两种方式相比较,外部提示往往是更加有效的。这背后又和人类的一种心理特征相关。我们质疑别人往往会比质疑自己更加轻松,特别是在自己面临重大决策压力的时候,自己对自己的决策进行质疑,将会导致巨大的心理痛苦。这就是成语“旁观者清”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当你独自奋斗、独自决策的时候,身边可能不会有多少旁观者,而当你身处一个机构之中,身边就会有很多旁观者。这些旁观者会用他们来自于系统2的慢思考,来帮你纠正自己系统1的快思考,可能导致的错误。所以,集体讨论决策虽然会有效率不高的问题,但在很多情况下却还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可以启动很多人的慢思考,减少快思考可能带来的偏见与失误

            在书里,卡尼曼给我们支了一招,叫做“事前验尸”:一种有意识的激活系统2、启动慢思考的集体决策方法。即是让我们在对一件事情做决策时,先假设这件事情将来会失败,然后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下导致这件事失败的可能原因,同时按重要性和概率进行排序。这样可以未雨绸缪,预防这些因素,提高工作的成功率。

            卡尼曼还有一招,叫做饮水机闲谈,就是让决策者在决策之前,到比较轻松的环境,比如办公室的饮水机旁,听听大家的闲谈和批评。去面对这些批评虽然不容易,但是比起自己鼓起勇气自我批评,还是容易得多。而无论是听别人的闲言碎语,还是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目的都是一个,让思考慢下来,让系统2运转起来,尽量避免系统1的直觉思维和快思考,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偏见和失误。

    饮水机闲谈

            总的来说,《思考,快与慢》是一本闪耀智慧之光的好书,它的内容远不止上述这些,一周的时间读得太快仅仅只是管中窥豹,正如思考需要慢下来,读这本书也需要慢一点,并且在实践中去主动体会其中真意,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人类的非理性,才能做好人生的决策。但是关于行为经济学我还是持保留意见,就目前而言,它仍只是主流传统经济学基石上的补充和分支,发展空间还很大,要知道“人是完全非理性”和“人是完全理性”这两个表述从实例上看均存在漏洞,我们只能说“人是有限理性的”。所以那些吹嘘这本书多么伟大、推翻了主流经济学的人,其实也是没有完全理解卡尼曼的原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罗溪:这本书很长,能读完不易,再总结提炼更不易,唯有真心爱读书求知的人才能留下笔墨。很棒!

      本文标题:人是有限理性的——《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yp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