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皖北的乡下,农人们忙完秋收,稻谷已颗粒归仓,田野里的谷草也悉数堆放在房前屋后。这时季节已然进入深入,稍稍得闲的人们便开始耕耘村边的荷塘。此时的荷塘已不见一星半点的绿色,连塘里的水草也变成了暗暗的淤黑。几枝干枯的荷叶简单地立在塘中,就像家中挂在墙上孤零零的一把雨伞,形单影孤,莲蓬也早已不见了踪影。人们不慌不忙地放干荷塘中的清水,一两天的功夫,便露出满是淤泥的塘底。先清理出塘底挣扎着的鱼虾以及螺丝和湖蚌,一村的人便围着这些湖鲜热闹开了,各家都分了适量的东西,妇女们带着孩子回家准备湖鲜带来的美味。而男人们则脱得只剩下裤叉,集体下塘采挖鲜藕。虽然秋深塘寒,但荷塘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人们满身淤泥,把一串串莲藕从污泥中小心清理出来,然后堆在旁边,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成了一座黑色的小山丘。旁晚的时候,再把一串串鲜藕传递上岸。夕阳的余辉斜斜地穿过岸边的树丛,人们在光影丛丛中忙碌地穿梭传递,待夕阳落定,天空已是满天星斗,而荷塘也已人去塘空。不必说,第二天早晨的早饭,一定是一碗绵软可口的鲜藕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