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1-28

2018-01-28

作者: 朱子强无敌 | 来源:发表于2018-01-28 22:39 被阅读0次

    最近在读北大出的中国哲学史,我感觉有很多想法和他所说的不一样。这本书的指导思想还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二元对立,几个阶级互相阶级斗争,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是这些东西,这让我有点失望。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你看到这句话,我就知道是马克思的名言了,劳动这个词呢,不仅在黑格尔那里,成为一个人之为人的关键要素,到了马克思这里,更是全盘继承了下来,加以扬弃,并且发展。

    马克思以前就觉得说人之为人,它不同于动物,最重要就是他会劳动,他不同意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就认为人就是满足感情上的吃啊,喝这些需求。他认为人和动物不同,可能是颜面骨倾斜度不同,大脑发育不同之类的。而马克思他深刻就在于发现了最本质的一点,他并不把感性的需求当做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而在于把其概念化。

    黑格尔就说,真理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是客观性和概念的同一。这可以说继续发展了别利迪克特斯宾诺莎在真理观,但也有自己的创见。

    哲学之所以叫哲学,就在于它用概念的方式来回答思考问题,而不是用日常的语言。晚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就转入到日常语言逻辑。

    维特根斯坦对待心理现象的研究上不是像许多心理学家那样,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而更多的是研究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字词是如何使用的,从而批判人们对于这些字词的误用而产生的形而上学错误。这就是说,他的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不是要解决心理学中的问题,而是人使人们重新认识哲学问题特别是形而上学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消解形而上学问题。

    逻辑实证主义还是一如既往的对持形而上学,从卡尔纳普、罗素这些人身上都能看到整个逻辑实证主义对形而上学的敌视。这可能和他们几乎都出自于科学家有关吧,拒斥形而上学几乎是科学的本能。

    心灵—语言问题是后期维特斯坦研究的焦点问题,事实上,心灵与语言的双向透视不仅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心灵哲学和语言意义学说及以形成的基本方法前提,也是维特根斯坦全部哲学中最有特色和最具魅力的方面。对心灵—语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是将维特根斯坦的基本哲学观从逻辑整体论导至实践整体论的关键。本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维特根斯坦后期心理哲学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揭示了维特根斯坦哲学变革的真正意义。

    比如维特根斯坦就曾经说不是语言受制于思想,而是思想受人控制。你整个思想的逻辑体系架构,整个思想脉络,几乎都出自于你语言的逻辑体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说话和外国人说话的思维方式可能会不一样,比如说同样的一句话英语可能会倒过来,中国人可能会顺过来。

    回到马克思的名言上来,这句话明显就是对立统一,辩证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推动。虽然这样的话说出来比较老式,但确实有这样的道理。

    马克思还和黑格尔有一个地方特别像,就是他的每一篇小文章,比如法兰西内战,德法年鉴,还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是其他的什么,甚至是一句话。比如法兰西内战里面最后一句话,任何坚固的堡垒都将随着时间灰飞烟灭。都很能体现整个马克思哲学体系的中心思想就是辩证统一,和赫拉克利特一样,他们都认为时间在不断的在流逝,事物不断的发生变化。

    比如他下面的这句话。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认识能力。

    在劳动过程中发现自己已经有的思维能力,又因为它具有这样的思维,认识能力才能进行劳动生产。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13页。

    这句话当然有它的道理了,但用任何来讲,确实有一点点绝对。其实不同的神话体系,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其实很不一样,比如希腊神话中的神,可以是很坏的人,比如宙斯就经常做很多坏事,圣经中的上帝也经常杀人,但在中国里面那些神和他们可以说差距很大。

    这句话的引用本来还不错,但是她后面自己加的一句话我不是很认同。

    但他是在想象中更通过想象来表达的,终究是不切实际的。

    他确实是用想象的方式把这些自然力加以支配,但他却真的不是通过想象来表达,而是用各种各样的文章体裁来表达。也许它的内容十分荒诞不经,不切实际,但它所想表达出来的深刻内涵,却是符合实际的。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这样的话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问题是,如果生产力水平很高,那么人还会不会产生这样的观念?为什么魔鬼神怪,灵魂不死等的幻想观念就是错误的?如何证明魔鬼神怪灵魂不死等是不存在的?以现在看来,你当然不能证明他们存在,但你同样也不能证明他们不存在。

    托马斯阿奎纳的师傅——全能的大阿尔伯特认为人有能够通过理性认识的部分,还有通过天启才能认识的部分。康德也提出要将世界划分为现象界,和物自体,新相机也是可以通过经验的,感情大多加以综合统一形成的,而物自体是人所不能认识的。

    休谟也举过一个例子,他说你在两个小球的相撞之间,你看到一个小球,碰到另一个小球,看到另一个小球开始移动,你并没有在前者看到原因,在后者看到结果。休谟不否认事实经常这样出现,但却否认其中存在必然性。

    这句话也是一样,我认为他说的仍然存在一定疑问。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1-2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ht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