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七点钟,火车站候车室里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背着沉重的行李,拿着手机里购票信息截图问路,她想知去哪里检票。
乘客指着约十米处的检票口,告诉她去那里排队就是了。我看她似懂非懂地点头离开,然后又像盲人似的,问了起码五个人,最后才走到了她要找的检票口。
我疑惑,这么大的火车站,她是怎么到达现在的,离她要找的检票口仅十米的位置的?在此之前她又问了多少人?按照我所见的十米问五人,那候车室里,她起码要问五十个人。
有时候,梦想就像这位大姐要坐的列车,她起了个大早,向很多人问路,竭尽全力要赶上那辆火车——她要回家。
我也有梦想,那是少年时的文学梦。但是,现实使得我们离梦想越走越远。
“少年时代的梦想,一定会进入潜意识。生计会使我们暂时放下梦想。中年以后,梦想就会浮现出来,越来越清晰,它就是我们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周老师的话,句句在理,字字有力,拨云见日,每句都说到我的心里。
如果说,梦想的终点,是那位大姐要找的检票口。那么在遇到周老师之前走的路,是大姐离检票口十米之前的路——曲折且不明晰。那后面的“十米”,我是看到希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