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听樊登老师讲思考快与慢,收获颇丰。有些心理效应很有同感,分享下让我感受最深的三个知识点。
忽视回归均值现象。
回归均值,指的是某项指标的表现过高或过低后会自然回归到平均水平,它在生活中非常常见。
人们往往忽略均值,对一个人单件事情的成绩,加以鼓励或者打击,忽略了它的过往,也不去探究当次发挥的原因。比如你家的孩子,考试经常是80分,有一次考了99分,于是你夸了他。下一次考试又回到了80分,你就说;“哎呀,怎么这么不经夸的呀,一夸就退步。”孩子真是冤枉大了,其实99分是他超常发挥,正常发挥还是80分,这个时候,不用太过于苛责孩子的表现。就事论事,一起找出问题的所在,争取下次能够考得更好。
它给我带来的启发,一个是只需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比如销售业绩),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平均值;第二个是看到别人发挥失常,或者发挥非常超长,要先看一下具体的原因。坏的找出问题,及时纠正,好的找出优势给予鼓励,看能否继续保持。
事前验尸
事前验尸就是你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要假定它已经失败,并思考哪些原因导致事情失败,在做之前先规避好可能发生的风险。这个是我最有同感的,也是我非常赞同的。
大部分人做事情时总是光想到好的一面,忽略可能存在的风险,最终导致所做事情的失败。所以当对一件事情比较乐观的时候,这个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可以规避你可能遇到的风险。当然在充分预估风险以后,还是要通过实际的运行去检验,看出真正的问题。
峰终定律。
一个人评价一件事情,是看它的峰值以及结束后的感受,也称之为过程忽略,就是中间的过程完全忽略掉,只看最终结果所带来的感受。
在我们平时生活中这个定律经常见到。比如,你听到或者看到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吊儿郎当不务正业,后面因为某件事情的发生,让他幡然醒悟,从此踏上正途。人们给他的评价会说这个人还不错,知错会改,最后留下了好的印象。相反的是,年轻的时候人很正派,但是年龄大了以后,反而去做一些伤害别人的事情,你会觉得这个人可能以后都无法救药了,比如汪精卫等。这让我想起,已故海基会前董事长辜振甫生前常说的话,人最重要的不是上台亮相,而是下台的时候背影要优雅。
文章还讲述了锚定效应,损失厌恶,沉没成本悖论等很多心理学效应,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想让自己的认知得到更大的提升和突破,可以下载樊登读书会听樊老师讲解这本书,或者将这本书买来仔细的阅读,生出自己的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