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论点很多,我看完后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行动先于思考,创造高于学习。
行动先于思考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用理论指导实践”,这句话并没错,我们出生成长必首先需要很多教条理论的教育灌输才可以去试着慢慢上手做人做事。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很多人都只想不做,又或者,只敢蜻蜓点水几下,遇挫后就立刻反弹回去了。
这也是许多人“听过很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Just do it。本人有个印象深刻的经历:冬天的时候去游泳,很多时候总会站在池边哆嗦犹豫,心里不断盘算:“该不该下去”,半天无果。有一天我来到池边扑通就跳了下去,心里特别痛快。后来反思:哪用想那么多,直接做就得了。
为什么我们总会想那么多?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要么因为恐惧要么因为懒惰。然而,自我批评总是于事无补的,只会引发羞愧,进一步消耗自己的信心与意志。另一方面,很多事情非常复杂。例如马拉松,你一时冲动只想去报个名,要保证不会在赛道上出丑,不会有生命危险,你还必须做漫长的训练准备。想想就难。于是,以前我想都不去想。直到去年完成首个全马后,我才真正意识到:不是不行,不是不能,是因为我还没有强烈的欲望,还不是个努力上进的人,知道的还不够多!
知行不合一,很可能是因为你知道得不够多——这个念头从此在我的心中生根。
这样说,我没想能跑马拉松,是因为我对跑步知道得还不够多。于是我就主动去结识玩户外,搞体育,跑马拉松的人,向他们咨询了解情况,还认真去上了几堂课。了解更多后,我积极准备起来。这是因为,一方面我更清楚跑步对身体的好处,另一方面也掌握了一些相关诀窍,降低完成赛事的门槛,最终让我收获了人生首个全马的喜悦。
可见,过多的思考只会适得其反,破除“知而不做”这一困局的关键就在于行动。对于简单事务,你可以跃过思考直接去行动;对于复杂事务,可通过行动去增加“知”的部分,扫除心理障碍,进一步引发更多的行动。
“行动先于思考”还有另一层含义:行动才能得到更实际深刻的领悟,反过来促进思考,最终优化下一步行动。
读过一万本武林秘籍的书呆子干不过一个真打过几场架的臭流氓。因为读书思考并不能让你的肌肉变大,而武术招式也只能通过实战才能领悟。打过架的总要比没打过的要强,那更强的自然是那些打完架后还会反思学习的人。所以无论怎样,行动都有着更强的优先级别。
创造高于学习
作者认为,技能是学习的终点。学习就是收集知识,技能即使用知识的能力。从结果来看,高层次的学习者不能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还要能用知识去创造价值,改造世界或者改变知识本身(如哲学家、科学家等抽象理论工作者);其次从学习过程来看,以磨炼技能为限制与目的能使学习变得更专注而高效。我非常赞同。顺其逻辑可推出:创造高于学习。创造即输出,学习即输入。当然是先有输入才有输出,先有学习才能创造。
在此强调创造高于学习的意义在于:一,学习要以创造为目的,才能更明确高效;二,学习只能利己,而创造可利己利他,意义更重大。
这对本人有着极强的启发作用。长久而来,我都是一个阅读者、知识的吸收者,但在知识领域却没足够的产出,在工作领域也没能将头脑的知识很好地运用上来。这样看来,读书学习,只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消遣,于人于己,没任何实际意义。那么,突破就在于角色的转换,从吸收者转变为创造者。这点,在我学习观察鸟类过程中,体会尤为深刻。
作者对“产品”这一概念还进行了梳理:
1.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2.产品不是对原料、俗称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它们结构性的整合和组织;
3.产品不是创制者锁在自己保险箱里的东西,而要能被他人使用和检验;
4.产品能独立对世界产生影响,它应该能创造出正向的价值,使人受益;
5.产品也是一个媒介。
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框架去审视自己的行为。读过多少经典的书,见过多少厉害的人,看过多少美妙的风景,都是不够的,这样你永远只是个消费者,你永远只是在做准备,却从来没有创造过什么。
作者提醒我们要有一种“精益创业”的观念:“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完全准备好,而是“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被摔得鼻青脸肿,但进步反而会更快”。
所以我们要立刻开始着手创造属于自己的“产品”!
什么是我们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如果你喜欢读书,那可以是一篇评论;如果你喜欢摄影,那可以是几张照片;喜欢旅游,可以是一篇游记攻略或者活动展示;如果是个程序员,则可以是一个能解决大家实际问题的小程序或者一个好玩的游戏等等。
我们每个人都自己的爱好,有自己擅长的、有经验的领域,因此我们每个人必然都具备作为一个“创造者”的能力。从零到一,从一到多,在不断创造出“产品”的过程中,才能、声誉、影响力和成就感都会慢慢培育出来。
从思考者、学习者转变成一个会思考的行动者、会学习的创造者,这或许就是一条能让自己更为精进、更厉害的一种方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