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被一首诗触动了,
一看诗名竟然很时髦:《创业宣言》
再看作者,惊呆了,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史怀哲,二十世纪人道精神划时代伟人。
且让我们先看这首诗:
我怎会甘于庸碌,
打破常规的束缚是我神圣的权利,
只要我能做到,
赐予我机会和挑战吧。
安稳与舒适并不使我心驰神往。
不愿做个循规蹈矩的人,
不愿唯唯诺诺麻木不仁。
我渴望遭遇惊涛骇浪,
去实现我的梦想,
历经千难万险,
哪怕折戟沉沙,
也要为争取成功的欢乐而冲浪。
一点小钱,
怎能买动我高贵的意志。
面对生活的挑战,
我将大步向前,
安逸的生活怎值得留恋,
乌托邦似的宁静只能使我昏昏欲睡。
我更向往成功,
向往振奋和激动。
舒适的生活,
怎能让我出卖自由,
怜悯的施舍更买不走人的尊严。
我已学会,独立思考,自由地行动,
面对这个世界,
我要大声宣布,
这,
是我的杰作。
真是够铿锵有力的,而相比于这首诗,最让人敬畏的是作者传奇的一生。史怀哲具备哲学、医学、神学、音乐四种不同领域的才华,是神学与哲学博士,又精通音乐,著有《康德的宗教哲学》(1899)《巴赫论》(1905法文版,1908德文版)《耶稣生平研究史》(1906)《德法两国管风琴的制造与演奏风琴的技巧》(1906),横跨三大领域而且均具有极高的专业性。然而他却在1913年来到非洲加蓬,建立了丛林诊所,从事医疗援助工作,直到去世。写下了《原始森林的边缘》(1921)《文明的哲学》(1923)《非洲杂记》(1938)《敬畏生命》等著作, 原本可以在繁华的欧洲尽享人生的无尽荣耀,却依然选择从零开始,开始了帮助非洲人民对抗麻风的从医生涯,这不正是创业精神的完美诠释吗?拥有使命,勇于挑战,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
正如诗歌中说的:“我怎会甘于庸碌, 打破常规的束缚是我神圣的权利,只要我能做到, 赐予我机会和挑战吧。安稳与舒适并不使我心驰神往”。世界上有两种活着的姿态:第一是被动的活着,每天迫于生计,为每个月那点象征性的薪资惶惶恐恐,惧怕遇到波澜。而第二种则是主动的活着,敢于叫板一切挑战,用坚毅的行动一点一点的改变现状,最终实现超神的人生状态。
史怀哲的一生在哲学、医学、神学、音乐等四个不太相关的领域都拥有极高的才华,最终因为崇高的使命,博爱的精神获得了195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从他的身上我读到了三条创业精神,第一是敢于走出安逸地带,积极应对挑战;第二是热爱学习,不断探索;第三是强烈的使命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当一个创业者走出自己的安逸区,才能掌握更多的未知的能力。而在个人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中,崇高的使命无非是让一个创业者自带光坏与源源不断能量的内在原因。
勇敢,好学,使命感。这正是我在史怀哲人生中读到的东西。而这也正是我需要更多的去学习与践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