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简书大约两三周的时间了,没有想到像我这样从来没有真正坚持过日更的的人,突然有一天也开始因为断更而感到焦灼。我确实很佩服勤奋日更的作者们,我相信这种水滴石穿的坚持必然会在某些方面有所收获。但我觉得我们更应该看见关于断更的焦灼。
今天读到一个简友的文章,大意是:一开始进简书,什么杂念都没有。可没多久,发现有点收益,就萌生了诸多念头。在各种计算和焦虑的夹击下,终于又决定放下姿态,重新本本分分写日记。
虽然我只来了两三周的时间,写了才9篇文章1万多字,没有几个粉丝,我却完全想象得出这位简友像坐过山车一样的心情。每一次浏览,每一个反馈都有可能鼓励到我们,也有可能改变我们对自己书写的定位。这一些,我都有所体会。
最初为什么来到这里呢?每个简书的使用者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我是在一个心理咨询师督导群里看到群友分享自己在简书写的文章,被那篇文章吸引而下载了简书。一位相聊甚欢的群友说,写作是挖掘潜意识和释放攻击性的一种途径,他的好友正在简书写小说,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刚好那段时间心情略感压抑,也想通过书写的方式在自己幽深曲折的潜意识里探探险。今天又看到另一位群友写到一个观点“释放攻击性就是创造”,感觉妙极。虽然“创造”既可能是前提也可能是结果,尽管我所书写的离所谓的“创造”遥不可及。但释放本身、探索本身就是我当初下载并注册简书的初衷。如果我做到了,那就足够了,又何必引发连锁反应一般的多余的焦灼呢?
其实何止是断更,生活中的事情很容易让我们陷入焦虑,却很少有什么事情能够唤醒我们持续的快乐。上周在广州这座城市为父母买下了心怡的房子,这样的事情带给我的快乐也没有能超过一天。我本来想写个《买房小记》之类的,结果第二天一忙起来忘记了,第三天便没有了新鲜劲儿。记得之前在一本书上读到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组实验,一个因车祸不幸失去双腿的人在一年后可以恢复到事故前的快乐水平,而一个彩票中了五百万的人中彩票的快乐只持续了短短一个月,也恢复了中奖前的快乐水平。有时会想,我们的大脑是否早已严重失衡,在生活的高压下,对焦虑的敏感远远超过了对轻松快乐的感知呢?
昨天周末,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老公经营的茶馆的一个茶室里,我感知着自己的心情,那一刻,商场里飘荡着轻音乐钢琴曲。我感觉小小茶室就像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缝隙,我就像走进了仙侠剧情中的一个结界里,我很享受这一份安静。茶台上有摆着种各样喝功夫茶用的小零件小摆设,出生北方、有着粗犷饮食习惯且不太懂茶的我,甚至不知道具体每一件东西是何用途,但是我却能感受到它们的灵魂。世世代代的爱茶之人,设计如此多的仪式感让茶的口感更加香醇,又设置了这么多的配件和饰品,营造出一种恬然的氛围,让饮茶的过程充满情趣。一切都承载着设计者和使用者的心情。即使我这个不饮茶之人,单单看这些茶具都能感受到茶之美,我想茶的魅力一定不止是茶碱和给人神经带来的刺激和兴奋,一定也不止是它的口感和提神的功效。
而书写对我们的意义,其实有几分相似。
生活在都市快节奏的生活里的人,很难沉下心来享受着一份安闲。有时候是太过忙碌的工作,有时候是太过繁琐的生活,写个简书一不小心就会断更。当我问自己,我来这里的初衷,是为了日更吗?确实不是。既不是为了变现,也不是为了成名,我只是找一个地方来让自己放松,既然如此,那我为何要忘记我的初心?或许对多数简友来说,对待写简书的理想态度,就像品茶,想倾诉时便倾诉,想记录时便记录,想轻松时便休息。
我不妨把它当成一种享受,不执念于日更,就保持着自己的节奏,给自己一片小小的天地,把它当作闹市中的一个小小的茶室,甚至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茶台,让我片刻脱离喧嚣,便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