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 为了早日到达顶峰,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成功的不少,然而夭折的更甚。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其中很多人与梦想无缘的原因就是缺乏恒心和毅力。读书求知亦然,纵观古今,没有哪位名师鸿儒不是学无遗力方才流芳史册。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求学之路上我们已经跋涉了一段较长的旅程。从进入大学校门开始,我们又踏上新的征程,没有前人的足迹可以因循,每一步都需要我们自己选择。有人说,大学里有最自由的空气、最轻松的氛围、最宽容的思想;也有人说,大学里有最舒适的生活、最空闲的日程、最散漫的步伐。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如何,大学生活只有一次,是在学术交流的舞台上博弈还是在书山学海的殿堂里漫游,抑或是在物欲享乐中沉迷,还是在怨天尤人中虚度,没有谁能替我们勾勒出完整的生活画卷,只能由我们自己一笔一笔地在空白描摹。
为了使手中的画笔绘下理想的印迹,我们中的一些人试着打破按部就班的生活步调,制定忙绿而多样的计划,然而人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最终留下的可能只是紧凑的时间表,最初的预想早已无暇顾及。曾经很敬佩在大学里兼顾学习与活动的同学,佩服他们既在学习成绩上名列前茅,又在社团活动、兴趣活动中崭露风采。后来抱着向他们靠拢的想法,在学习之余,也参加了譬如知识竞赛、调查研究等活动,虽然有一些取得了成绩,但是在此之外也投入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原本单纯地想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却又掺杂了获奖与落选的或喜或悲,更不必说一度被搁置的书本,也不必说路上清新别致的风景。我只看到了成功者散发的光芒,却没看到他们也曾经历无边的寒冬和冰霜的洗礼,他们也曾经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的煎熬。
清代文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读书求学自古就不是一个一蹴而就,只大笔一挥便可一气呵成的过程。王献之用尽十八缸水才使得书法雅正熟练、飞舞风流,赢得与其父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试想,如果王献之自满于家学渊源,疏于习练,或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又怎么能获得小圣的美誉?当我们将目光仅仅停留在结果时,往往容易忽视过程的艰辛,没有那些在幕后默默洒下的汗水,哪有台前璀璨的瞬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读书明理本是穷尽一生的事业,唯有学而不倦地汲取知识的养分,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殿堂向更远处追溯。
梦想的道路尽管遥远,知识的殿堂尽管宏大,但是只要我们专注于目标,一步一步去靠近,一点一点地充实自己,我们会发现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充实。诚然,在不断组建知识台阶的过程中难免有挫折和磨难,但是正因为此我们的每一步才显得更加有价值。理想的彼岸,从脚下开始起航,每进一步,你会发现所见越广,天地越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