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9 星期二 唯有勤奋,方得始终
今天的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早上是夏天,中午暴雨如注,晚上就变成冬天了,冷嗖嗖的。
王老师受约到兴化中学等三所学校做关于数学的考前讲座,并研讨。由于三所学校学生层次不同,人数不一,所以王老师精心准备了一百多页的ppt讲稿。主要引导学生思考三方面的问题:
1. 高考题源自哪里,是如何命制的?
2. 为什么高考后很多考生查分发现实际分数比自己预估的分数相差20分之多?
3. 为什么很多考生平时刷了这么多题目,一到高考时做题还是没有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王老师结合具体的例子做了全面而细致的解答。对于生源一般的学校,王老师侧重于基础的讲解,隐藏了压轴题等难度大的内容;对于龙头学校,王老师除了侧重于基础,更注重引导学生怎么攻克压轴题,如何培养数学思维。
讲座效果特别好,不论是节奏控制,张弛有度,还是和学生的互动,调动气氛,当然更重要的是讲座的内容。学生和教师听得认真仔细,王老师站的高,讲的内容实在,满满的都是干货,特别有收获。学校感慨,要是能让高一高二的学生早些听到这样的讲座就好了,不用到高三才来临时抱佛脚。所以能遇到王老师的学生该是多大的幸运。
其实,虽然和王老师认识了很久,但今天聊天深切地感受到,他真是一位特别勤奋的老师,能够静下心来研究学生,研究高考,他把别人娱乐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和研究了。所以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肯定有他厉害的不一样的地方。
王老师本身的教学任务也很繁重,带高三毕业班,还兼任学校学术处的主任,肩负着完成课题,对外交流等任务,还要常常出去开会,但他坚持每天编一道新题给他的学生,出差在外也不例外。编好一道题目可不容易,需要反复演算,关键要能抓住题目的精髓,需要非常强的功力和钻研精神。
我很好奇,王老师都工作了三十年,这样的老教师为什么还要每天备课,还要每天编新题给学生呢?
王老师笑着告诉我,每年的学生不一样,每个班级也不一样,每个学生的特点更不一样,他们在不同阶段的学习也不一样,你要针对他们来备课,怎么能够偷懒呢?而且对于学生你要提供给他新的题目,才能引导他们去思考,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当然也要让他看到老师的专业和勤奋,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勤奋呢。王老师不自觉的笑了。我想这就是最好的榜样,有师若此,夫复何求?
而且,王老师为我们的杂志写专栏,每个月要完成两篇文章。我很好奇他工作这么忙,还要绞尽脑汁给学生编题,是怎么把文章写出来的。王老师笑着说,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一点点整理,积少成多,慢慢一篇文章就形成了。晚上回到家,他不看手机,不看电视,都是在自己的数学世界里遨游。
王老师一直致力于研究学生,研究高考,他经常把与学生交流的对话录下来,然后慢慢整理提炼,就今年一年下来,他已经完成了几十篇文章,而且出版了一本专著《高考数学试题从哪儿来》。
这次我和王老师一起出差,发现他随身携带着两本本子,脑子里冒出好的想法,想到好的题目,随手就记下来,然后演算。即使坐高铁,他也是想着题目,经常演算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说,高铁运行相对平稳,他还可以在纸上演算。坐汽车玩更颠簸,只能在脑海里直接想了。
今年王老师身体有恙,做了手术,我告诉他身体第一,不要管稿子了,但是他一篇稿件也没落下,都是在住院期间完成的。据师母说在病床上他还给学生编题目,和学生讨论问题。
我想王老师已经达到了境界,一是对数学的热爱,二是对学生的深度负责。
这次和王老师一起出差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他特别注重对新教师的提携。关注他们的需求,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甘做铺路人。他帮助新教师争取各种锻炼的机会,不论是赛课,还是课题汇报,他都提前帮年轻教师做好了规划,他的团队优秀人才也不断涌现。真羡慕这些年轻的教师。
想到一句话: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我也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一年下来,没有发表的专业论文?之前常说忙,但是和王老师比起来,我还是有很多空余时间的,所以还是态度和勤奋不够,没有静下来思考研究。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我真的规划好了吗?以前我的目标是早些评上编审,现在想来,这只是一个基本要求,更多的是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拓展自己的资源,耐得住寂寞,做的了研究。
对我来说,及时醒悟总不算迟,从今天做起,给自己做好时间规划,一步一步实现短期目标,向未来的目标迈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