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来到了维也纳

我们来到了维也纳

作者: bravelee2012 | 来源:发表于2017-07-16 21:41 被阅读0次

    上次也是第一次去维也纳还是在十多年前的冬天,为了公家的事情。这次来的时间和目的都不一样——这次是夏日里一次全家的旅行。

    来之前,我们已经订了市中心的一所公寓套间,价格不菲,但考虑到在booking上被打的高分,极佳的位置, 我还是一时冲动地预定了,而且是不可撤销的。

    周日我们早上10点从Bamberg附近的小镇Amselweg出发途径Neuremberg, Rensenburg, Pashau,终于于下午6点多到达。

    见到公寓主人后,先问停车的事,他推荐我去Carlsplatz的停车场,说一晚上只要10欧。因为停车的位置是在当地人的停车区域,还怕有警察查。于是专门派老婆大人和小楚在车边留守,我跟着房主人,带着一堆行李上楼。

    房间的确很大,简单交接后,房主人离开,我带着兵楚去停车。然后直接作地铁U 1去Praterstern车站区的Billa超市,因为只有它周日还开门,我们采购了一堆吃的东西准备带回房间做饭。

    老婆大人又考虑买送人的小礼物,一来而去等到了公寓住所已经10点多。家人对房间的布置和功能都很满意,特别是儿子对“属于”他的巨大沙发床喜出望外。夫人开始动手烹饪,折腾了一阵子,米饭和简单的3个菜就上桌了,色香味俱全,辣椒炒肉,青椒炒蛋,青菜,米饭,还配了色泽鲜艳的本地水果,简直是美不胜收,在这异国它乡的夜晚,能够  迟到老婆大人烹饪的米饭和菜肴,简直就是一种神奇。

    走到阳台上,凉风习习, 一眼望去维也纳暮霭高远奔涌,至上天际,华灯纵横,车流不息,并不算很高的几栋建筑算是地标, 在这展开的幕布中也算的上伟岸,仿佛定海的神针矗立在那里。近挨着我们眼皮下的这条大街的就是一条城市的河流(最先以为是多瑙河,后面在GOOGLE地图上一看才发现不是,多瑙河在偏东北方向不远处),静静地流淌着城市的血脉。而这座城市的脉搏一直随着这些河流的奔流不息而跳动,虽然你不能确定那一个声音是它,但我确信,它的确是存在的。

    我们睡得很晚,虽然很疲劳,但紧绷的神经却一时半会儿不愿放松下来。第二天一早起来,将近7点了,稀里糊涂忙碌了一阵,老婆大人忽然报告说我的西装和新箱子的隔板都拉在Amselweg的家庭旅馆的柜子里了,于是又一阵电话加发邮件,花了半个多小时才算基本搞定,热情的老板 帮忙把遗忘的东西寄到慕尼黑我们最后一站将入住的酒店,我们届时去取。

    早餐是中西合璧(见图),蛋炒饭加面包牛奶,老婆大人摆拍了一下,效果还是不错的。吃起来也是不错。

    终于出发了,先去市中心离此不远的圣诗蒂凡大教堂,凭借GOOGLE的导航,我们很快就来到了这座巍峨耸立的巨大建筑旁,其规模和造型几乎都压过了我们之前在德国看到的教堂,从过往和聚集在这教堂附近的人流就能看得出这座教堂的在游客心目中受宠的地位。没有来得及仔细端详这个神圣的建筑,一个身着仿古红色紧身马甲的年轻人就问我要不要看音乐会,从此我的维也纳“上当记”也就开始了,他向我推销Haus Der Musik晚上音乐会的门票,时又所谓的Imperial classic Orchestra来表演的,有歌剧、芭蕾和演奏,看节目单都是名曲,但这个地方的演出到底怎么样?因为之前在协程上订音乐会门票的印象是今天的门票仅本都订不到了,我就很容易上了这哥们的“道”,回想起来,这小伙子并没有说这个音乐会由多好,确认没有夸大,但他告诉我其他几个地方的门票今天都订不到了(这句话是有问题的),而这个乐会的座位票也只有15个空位了, 我一时半会在网上查不到有价值的评价,但又想留下些什么,最终鬼使神差地在这哥们手上订了两张票(78欧),也是因为小孩子因为两个大人免费。反思起来,而是贪心在作怪。怕自己买不到票了,想给家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事后证明这些是错误的。

    因为做成了一笔大生意,那帅小伙非常热心地解答我所提出的很多与音乐会沾边不沾边的问题,包括金色大厅音乐会的门票,其它热门的音乐演出场所的演出信息和票价,直到如何去美泉宫这样的问题。

    按照小伙的指引,我们一路顺着Rotenturmstrasse直行准备直接乘U4去美泉宫(Schonbrun)。已临近中午,我们顺路就在路边一个卖炒面和土耳奇鸡肉卷的货亭解决午饭, 小楚对炒面很满意。

    继续前行,右手边一座宏大长方古典建筑,面前有穿着古典宫廷礼服和假发的人在售卖音乐会门表。我猛然回味过来,这莫非就是State Opera(国家歌剧院),而且这里也在推销音乐会的门票!我没有勇气去问,因为意识到刚在在那小伙手里买所谓的音乐会门70%以上可能性是有问题的。 在Carlsplatz乘坐U4,十来分钟就到了Schongbrun .走出地铁地面出口,跟着游览者的人流向前,穿过马路,对面又看到身着华服叫卖美泉宫音乐会门票的人,我心里更是一沉。百分之九十美泉音乐会当天的门票是可以在这买到的(携程上只能定第三天的票, 所以本以为这里现场时买不到入场券的)。这时候因为买了那个本地帅哥的“音乐会门票”而更加耿耿于怀。

    我没有勇气去问美泉音乐会的具体情况和票价,只能闷头带家人前进致美泉宫正门左侧售票处咨询票价,不便宜,家庭购票Classic pass EURO 50。不便宜但也没有选择。允许进入ImperialPalace的时间是3:05之后,还有近一个小时,我们就先步入美泉的后花园,这18世纪建造留存下来的园子,很大,很气派, 算得上是欧洲古典皇家园林的代表。这一块规整肃穆的林园的风格让我想到了北京天坛的园林区域。走到海神喷泉和罗马废墟,就已经开始落了小雨点,当我们走到处于中轴线的罗马废墟时,雨势越来越大,只好反方向往皇宫走,勉强走到皇宫背面的屋檐下时,雨已经稀里哗啦了。皇家的屋檐下躲雨的游客聚集了一长溜,不到十分钟天上乌云翻滚,暴雨倾盆,有几个小伙子赤膊飞奔从中央大道的远处飞奔而来,景象“颇为壮观”。 更有一位跑者在我们面前迎雨奔跑,让我有点想为他鼓掌的想法。随着暴雨的是狂风的来临,一阵阵吹得人发抖,几乎站立不住。雷声过后,老婆大人惊呼,下雹子了!果真,直径到1CM的冰球乒乒乓乓地落在地上,蹦跳着,散落一地。小楚忍不住去捡着玩,还调皮地往我身上扔。

    有先见之明的老婆大人提醒我们再如此下去,鞋子不保!她拿出鞋套,我们穿上保护好脚上的网鞋。从开始大约20多分钟后,雨势和风势减弱,天空渐亮,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我们连忙走出去前往皇宫的左侧门入口。 入口处需要寄存背包,然后每人领取一个讲解器,我们领了中文的讲解器,就正式步入这富有故事而又真正称得上富丽而华贵的皇家宫殿。八十年代看过《茜茜公主》的那几代人包括我在内在参观夏宫的时候,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亲切感,这些亲切感来自于记忆中西西公主的那甜美天真的笑容和美貌。茜茜主公主究竟是怎样一个个性的女人,她在宫廷的生活轨迹有是怎样发展的,至少我已经淡忘,当然也是因为当时的我并不热衷于这样讲一个西方公主的电影。听着讲解器的讲解,,对照宫廷内部装饰和器物的原貌,以及那一幅幅精美的宫廷肖像画作,使我们对17世纪一直到20世纪奥地利宫廷中皇帝、皇后以及他们的孩子的生活有了一些形象的了解。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对弗朗茨皇帝(茜茜公主的丈夫)的生平介绍,这是一个勤勉的皇帝,所谓国家最大的公务员,从早工作到晚,睡很小的很简单的床,还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早晚祈祷,这样的节奏一直到死。看来历史上,不只是中国的皇帝勤勉,外国的皇帝也一样。皇帝的女儿们的命运也一样,往往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想想真的是这样,幸福指数和权势及富贵并不成正比,做一个皇帝也好,一个平头百姓也好,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尽到自己的职责。

    夏宫中的装修是华贵的气派的,完全符合皇帝及皇族的地位和尊贵,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个从中国进口的桃木作为墙壁装饰的房间,那些个从中国进口的瓷器,以及弗朗茨皇帝大婚的婚房和婚床的色彩和样式的采用。我无法再这里用细致的语言去一一表述,这些装饰和器物都完好保存下来没有经过战争的破坏,如果真是这样,不能不说一个奇迹。据说,在二战时所有的内装材料以及那些昂贵的画作都特别地保护了起来,所以才有了今天对世人仍然如此光彩夺目的呈现。

    走出皇宫,已进下午6时,其实皇宫的后花园我们并没有认真地游览完全。其实我非常想带着老婆大人和小楚去到中轴线高处的那块如画的草坪和拱门建筑(名字是什么,现在却叫不上来)。但是看看时间,不太现实了,因为我们要去看那维也纳帅哥推销的音乐会。于是,在皇宫后的阳观礼台上草草照了几张全家福后,我们只能收兵回城。乘坐U4我们分分钟又回到了Carlsplatz。因为老婆大人的提醒和埋怨 ————她问我为什么不去金色大厅看看,我几乎回答不上来,因为我不能仅仅说因为金色大厅的票买完了,或者说我没有想到要去金色大厅,事实上老婆大人的话强烈地提醒我无论怎样应该在晚上去金色大厅看看,万一可以进去看看甚至有演出呢?——————出了地铁站,沿着导航的指引(在维也纳很多时候要靠自己,因为你问身边的人有一半的可能他或她也是也来旅游的),很快就找到了传说中的金色大厅(Musikverein)我们直奔ticket office,一问,人家不卖参观票,只卖演出票,今晚正好有一场Concert,而且就在45分钟后开始, 大致看了一眼演出节目海报,大约一个青年乐团的演出,曲目不是什么施特劳斯贝多芬或者莫扎特,但我能拼出曲作者的名字,也是知名的。现在怎么办?也许我和老婆大人早就料到了会有这样一出,于是在30秒内我们就决定买票看!票价,站票5欧,NO!最便宜的座票,23欧但看不到舞台,NO! 最便宜的能看到舞台的座票,41欧,两个大人票就送小孩的座位票,YES!

    交钱出票,金色大厅打印出来的票都不一样,看着那么有范儿又朴素庄重。我们来不及再出去吃晚饭,附近找不到小店和饭馆,剩下的时间就简单把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拿出来冲击,最可怜的是,就只有一个面包圈和不到四分之一瓶的水了,要三个人分,为了金色大厅这不算什么?离演出开始不到10分钟的时间我们才进去,实际上是有点晚了,又是寄存背包,然后上楼,上洗手间,然后终于看到音乐厅自己的买食品和水的柜台,匆匆买了一瓶水,3欧,不喝完不给进!

    差一两分钟的时候,我们终于进入了金色大厅的观众席!我们买到的是,最后一排,右侧靠着墙的三个位置,这排位置是明显抬高的,坐上去比前排的观众高一截,所有前方没有任何遮挡,视线非常好!太棒了!演出开始前,工作人员先后用德语英语日语和汉语播报观看演出须知,核心意思就是不能拍照,这个要求跟我们在株洲神农大剧院看演出的要求一样。演出两个小时,上半时是一个来自奥地利本土的乐团,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乐手的年纪应该都在30岁上下,很年轻,指挥也很年轻,可能不到四十岁。 下半时是来自美国新泽西的交响乐团, 更加年轻,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都应该是高中生,指挥确实一位年长的老指挥。想想这应该是一个很自然的搭配。乐团的规模都不小,最然我不是的资深乐迷,但我看得出前者是一个接近标准的交响乐团配置,后者的乐手人数则扩大了50%,这些年轻的乐手可能从经验上不够老到,但在气势上却是足够压得住场子了,人多势众不知道用到这里是否合适。 两个乐团演奏的曲目都非一般人耳熟能详的那些曲目,或者说非世界名曲,我们在听的时候对乐曲的名字以及它们要表达的内容和含义也毫无概念。好吧,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从声部和和旋的起伏跌宕中,从那些很多看得出是当地的老观众的不想是程式化的热烈持续的掌声中, 可以看出乐团的演奏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不然也不会到这里来。庆幸的是,我们虽然在最后一排,但我们有看演出的神器,刚入手的尼康的Sportstar系列望远镜,看乐手的面容神态以及手势,都一清二楚。特别是下半场的学生乐手,

    他们脸上那种一半稚嫩而又一半成熟自信的表情令人赞叹和羡慕,这么年轻就能在这样好的乐团里演奏,而且又是参加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的青年音乐节演出,如何不由衷地喜悦和自豪呢。

    一个年轻人,如果真的是把音乐当作自己的专业和爱好,并沿着一条自然的宽广的道路去发展,应该是非常幸运的。只是我们这些外行人不知道其中的深浅和酸甜苦辣。

    他们演奏的乐章都是比较长的,一首乐曲下来,有一刻钟以上,时而电闪雷鸣,鼓乐喧天,激昂喧嚣后的由小提琴和中提琴奏起的悠扬舒缓的乐段让人神清气爽。西方交响乐的表现力是很强大的,这一点必须承认,如果要再现史诗般的场景非交响乐莫属。而我们中国的名族器乐合奏在表现热情欢快的场景时是OK的,但在层次和整体表现力上可能还是不及的。我并非看低我们的民族音乐,只是说我们的民族音乐和西方的古典音乐相比,可有所长,中国古琴以及水墨丹青所表现的高山流水的高原意境是西方音乐无法比拟的,而西方交响乐和油画在写实上厚重和张力也充满了历史和讲述不完的故事。不由得感叹,人类艺术史上有如此多的灿烂和辉煌,大师们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是是挖掘不完的保藏。

    中场休息,我们终于得空狂照这闻名的建筑内部的构造和装饰花纹:高耸的阶梯舞台,坐在一楼观众席的观众应该可以毫不费力地抬头看到整个乐队的配置,而二楼围廊中的观众则可以从高处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俯视整个乐队的演奏,应该说只要你买到了可以看到演出台的位置是不用担心视野的问题的。从顶部垂下来的数个晶莹剔透的纺锤形水晶大灯负责了整个大厅在演奏期间的照明,照度适中,考虑了最舒适的演奏和观看感觉,从美观上又妆点烘托了整个大厅的庄重而又华美的气质。所有的内部骨架地基地板和座椅都是木制的,除了座椅的垫子。这应该是从声学角度考虑的设计, 只是多数座椅之间的间距都不大,一个成年人坐在那里必须规规矩矩,正襟危坐,这种设计应该有它的合理之处,如果是很舒服的沙发椅,估计有些年轻不懂礼仪的观众要半躺斜坐了,那是对台上乐手的不敬了。试想在新年音乐会,一楼入座的观众几乎都是正装出席,除了鼓掌和中间休息,演奏期间几乎就是保持一个姿势一动不动,这真的是一种非常好的规矩和习惯。当一个人从外到内都保持着一种尊重一种严格的仪式感,他才能真正用耳朵去聆听,从虔诚的心去听,才能感觉到乐曲中的细微变化和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境和情感。顶上的人物油画图案,色并不夺人眼球,我无法知道其中的内涵,只知道这样的图案风格的搭配就是这样的代表性的古典音乐厅建筑的风格,必须如此,否则就是不搭。

    上半时和下半时的间歇,我看到大部分的应该是当地或附近的观众都聚在演出厅外的休息区,三五成群,围绕着特地设置的高脚台,端着酒杯或者饮料交谈,很是热烈和放松, 这相必也是他们这里音乐文化中的一部分吧。

    曲终人散,我们快速取包走出音乐厅。这栋从外看并非十分显眼的红灰相见的石头材料建筑,在特效灯光的映衬下,显得那么优美,宛若身着朴素晚礼服而又珠光宝气的美丽妇人,一座历久弥新的音乐殿堂在众人的拥簇下越发地熠熠生辉!

    我不想再去揣测曾经在金色大厅演出过的国内演唱家为什么一定要在这里演出的背后故事,我只知道在这个夜晚,在久负盛名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我带着我的家人聆听了一场高水平的交响音乐会,圆了老婆大人的梦想,也借机把在小楚心中慢慢升起但还很弱的古典音乐的小火苗好好扇了一下。

    走出熙攘而洋溢着古典气息的中央环形大街,穿街过巷,再次借助Google和百度地图,我们摸索着回到我们在不远的公寓。虽然回到家都已经快11点多了,大家都还在为今天特别是今晚的神奇经历而回味,我用英语问小楚,“how do you feel that your dream come true?”  老婆大人用感激和赞许的口吻对小楚说,“感谢你老爸,带我们来到维也纳,来到金色大厅,让我们感觉到就像做梦一样!”

    坦率地说,坐在金色大厅看演出的时候,我的心并非沉静,甚至心猿意马,甚至在盘算为了看到这场演出,我付出的被骗上当的代价。尽管如此,回荡在金色大厅那些美妙激昂的乐声在我的脑海里已经在悄无声息地流下了不能忘怀的印迹。

    老婆大人再次从她的巧手利用有限的资源为我们烹饪出两盘美味佳肴,炒黄瓜和牛肉丝炒辣椒。又煮好了米饭,在这特殊的夜晚在此地,再简单的菜品也不简单了。伴着牛肉丝和金色大厅的余音,我们酣然入睡。

    半夜里,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雨点飘进了半开的窗户和打开阳台门的厨房,我警醒了迷迷糊糊地去关窗关门。第二天一早醒来,开开窗,天气晴好无风,仿佛昨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现在联想起昨天在美泉宫的冰雹遭遇,让人不禁要问,维也纳的夏天天气总是这么多变么,就像昨晚在夜色大厅听到的交响乐?

    这天的上午,我们再次切换到购物模式,在圣诗蒂凡大教堂旁的购物大街上执行购物任务,因为准备的不充分,我们一直是一路问,一路找,效率不高,耽误了不少时间。等卖完东西,已经差不多快1点了,按照与房东的约定,我们先就近在Carlsplatz取了车,驱车到租住的公寓,上楼拿行李,上车,离开维也纳已经是2点钟的光景。再见,维也纳,再次相见还不知道要等多久,因为时间的缘故,我们仅仅带了一天半不到两天的样子,维也纳的这座浪漫音乐之都的真容我们仅仅是蜻蜓点水一样地看了几眼和区区几处地方,我们甚至没有来得及在真正的多瑙河边上走一走,寻觅一下小施特劳斯作曲时的灵感来源,这是我原本来此的几大诉求之一,却没有能够实现,不能不说有些遗憾!

    维也纳,我们下次再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来到了维也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sx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