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能力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显得难得可贵。有一种说法认为,信息差是人与人差距的根本原因。
这个时代的信息差比拼的战场,已经不再是谁记性好,谁知识储备足,而是从巨大的信息中分辨出有用信息的能力,也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不出意外,看书名,这本书仍然是一本教人独立思考的书。有趣的是,它还有个副标题,叫5天学会独立思考法则。5天?比21天养成习惯还快了好几倍!难道是有什么速成心法?5天里,每天行动计划有列出来吗?有具体可操作的步骤吗?带着这样的疑惑我翻开这本书。
书中确实为学会独立思考划分了5天的时间,但与其说是5天,不如说5个阶段更加合适。作者也在书中强调,5天只是时间概念,真正养成习惯,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必须要将书中方法勤加练习不断强化大脑。
好消息是书中虽然表述的不是客观的5个自然日的时间,但却罗列了5个培养独立思考的阶段,每个阶段罗列很多可执行的操作,付诸实践必有收获。
1、写评论—独立思维意识形成
要独立思考,必须先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这个意识萌芽环节,作者给出的可操作建议是写评论。
评论是直接表达我们自己想法的,不限于书评影评,某宝购物评价也是一种发表自己想法的形式,吃饭点评也是可以的,体育比赛、音乐作品、美术展览…总之万物皆可评。
评论需要注意,不要一味的批评或者赞扬。我们的评论的目的是培养思考的感觉,不能凭借直觉上来就评论这个电影真难看,这本书一点不好。评论是思考的过程,所以作者贴心的列出了模板。
评论开头要表明自己的立场,比如我做为某某的粉丝去看了某个电影。中间内容部分要写作品的概括与归纳,这个部分占评论的六到八成。结尾部分表达个人见解,以不超过全文的20%为宜。标题以什么是什么,这样的陈述的题目吸引读者往下读。在评论中围绕着一个关键词进行展开。
2、选武器——掌握思考的技能
作者列出了几种构建思路的方法,包括:对比法、比喻法、辩证法、现象学的思考和系统思考。
对比法里包括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差异;将一篇文章分解成两部分做对比;以及从不同事物中找共同点等。
比喻法包括联想比喻,很有我们上小学学造句的意味;向优秀人物借鉴比喻手法和接触背后制作故事这三种。
辩证法就是矛盾对立的双方,一件事的正反两方面,一个人也可以进行辩证思考。
现象学的思考,是指抛去对真理的确信,重新贴标签,以产出为前提,重新用儿童的纯真视角去看待这件事。
系统思考,则更有难度,需要准备、灵活和反馈,养成俯瞰全局的习惯,图解整个系统和事情的解在事物关系中。
看起来思路的构建有这么多方法,而作者说这些全是武器库中的武器,不是要一次全部使用,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武器,应用到随心应手。
3、改习惯——锻炼沟通和联想力
作者在这一章列出十多种锻炼沟通能力和联想力的小方法,这些小方法与我们平时生活习惯不太一样,所以,养成这些新的习惯,还是要有个过程。这个培养新习惯的过程,也是不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
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积累词汇,尝试将听到的转述;2、积累能成功加入谈话的小话题;3、从边框化的概念观察世界;4、善于找出最发光、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那一点;5、刻意练习“不按常理出牌”,锻炼应变能力;6、适度的紧张感和胡思乱想相结合;7、提高提问能力;8、构建咨询顾问的心态;9、温暖身体;10、内部团建;11、听音乐;12、玩心丰富想法。
4、会读书——深化思考的能力
这一章作者用了一章的篇幅教读者该如何读书。作者认为读书也是分快阅读和慢阅读,所谓快阅读,需要阅读两成的内容吸收书中八成的信息。作者举例说快阅读跟我们去商场买衣服很像,有些扫一眼就知道不是我们的菜,有些则需要试穿一下。快阅读就是迅速扫一眼,找出适合我们的菜。
而作者认为小说这种需要慢阅读,因为小说情节环环相扣,很多推理小说可以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作者同样推荐看报纸和杂志,相比网上的信息,报纸杂志更能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5、行动——提高决断力
有些时候,我们在面对诸多信息,要有迅速做决策的能力。这就需要日常的刻意培养和练习。
比如与人交谈时,要练习整理论点;通过实践实习去刻意练习;模仿他人做决策的能力;将自己放在当事人角度去思考这件事;决定每天做事的优先顺序;刻意练习10秒之内的会议发言;从数据、视角和想法三方面阐述发言内容;最后,站在最高级别去思考,才能给我们源源不断的持续思考的力量。
思考,是很反人类的行为,因为人类的本性是认知懒惰。但思考,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原因。改变与提升是困难的,但不代表不可以做到。
中国人传承着一句老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在决定命运的前五个要素中,已经有两个人力可为的改变了。人生苦短,既以为人,为何不去做最大的争取呢?
实践,从现在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