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梳文读书笔记:日渐凋零的老一辈子

梳文读书笔记:日渐凋零的老一辈子

作者: 邓阿林 | 来源:发表于2019-08-03 08:04 被阅读0次

这是一个局限的天地,这里太贫穷了,拥有50万以上的家产者寥寥无几。四面深山环绕,唯一的一条破水泥路通往乡镇,每天早上有二班客车通行。很多村民,一生未出远门,还有更多的老人,没读过一天书,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进过县城。

没见过世面的老人,却是大山中最后一批宽厚仁慈之人,可是,这些老人越来越稀缺了,我所认识的安民、太财、贤会、清奇等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个个相继去世了。此后,一个个儿孙满堂的家庭根基开始坍塌,家风越加败落,族人之间不再友善和睦,一个尚未成家的小辈不仅可以辱骂自己的叔辈,甚至可以操起家伙砸向自己的父母,兄弟间你尔我诈,妯娌间仇深似海。犹如一株大树,尽管枝叶繁茂,高耸参天,但掏空树根后,树干和树桠开始枯落和腐烂。

人之间的家长里短,生活百科,而事故的主角则是一批非正常人,但他们个个神智健全,没有任何精神疾患。这些事故的本质,是赤裸裸的人性与一个物质极大丰富,人情味都无比缺失的时代产生的强烈对撞。

七、乡土是否可以重建

我经常在想,我们农村是否可以还原60、70年代的辉煌,当时,城市青年人都在呐喊:“走,到农村去,农村是片广阔的天地。”确实,那时我村与全国农村一样,到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完全原生态景象。但现在恐怕只是我一厢情愿罢了,现实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乡村已被城市化的步伐碾压成“空心化”,很多人在为消逝的乡村文明而呼吁反思,这是因为它走得太快,把文明丢的速度也太快。而我的故乡,它却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因为笨重的身躯和闭塞落后走得太慢了,本该为此庆幸,但不幸的是,它却走向了另一种根断土裂的病态极端。

我深知,我村的败落已成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乡村的各种能人和资源不断地外流,村老秘书泽含辛茹苦养育儿女成人,供读大学,可儿女们成才后全部留在城市工作置业。老谭一生的全部积蓄给儿子在深圳办厂,可儿子发迹后在深圳买房落户,长此以往,就导致了牺牲乡村繁荣城镇的格局。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随着国家精准扶贫等各项惠农政策的深入,理性平衡会越来越明显,只要村民的思想不死亡,说不定会有枯木逢春的一天。

总之,在大力抓好城镇建设的今天,我们也要响应国家号召,把握时机,树立信心,抓好精准扶贫等各项惠农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扭转农村目前的不良现象。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早就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

(续完)

相关文章

  • 梳文读书笔记:日渐凋零的老一辈子

    这是一个局限的天地,这里太贫穷了,拥有50万以上的家产者寥寥无几。四面深山环绕,唯一的一条破水泥路通往乡镇,每天早...

  • 珍惜少年事,故人不相离

    文/残缺的greenfinger 时光踽行,记忆变老,人情世故日渐凋零。 山或许还是从前的山,河也仍然是原来的河,...

  • 【梳文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心理学家麦基写的《可怕地错觉》,我才明白了这个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 麦基在研究很多人的经历后,提出了一个概...

  • 日渐凋零的农村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太太,犹如中国14亿人口中任何一个老太太一样。但她又不是任何一个老太太,她只是她,因为我认识她...

  • 梳文读书笔记:引路

    有一天亿万富豪丹尼尔在散步时,发现一个小男孩蹲在路边,手里拿着一根草茎在地上摆动着。丹尼尔好奇地俯下身子,抚摸着小...

  • 梳文读书笔记:许诺

    不轻易许诺,是一种尊重 《史记》里有个典故:“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讲的是一个叫季布的人,为人言而有信,只...

  • “怀才不遇”的日渐凋零

    在我写作的路上,遇到过很多好朋友,听到过许多鼓励我的好听的话,其中一句好听的话让我现在回想起来都感到很暖: “乔克...

  • 【虞美人】芳华日渐风吹老(毛文锡体)

    虞美人 芳华日渐风吹老 文/冯素萍 芳华日渐风吹老。锦绣前程渺。那堪岁尽复来伤。...

  • 老梳匠

    早上五点,晨雾将去未去,透着刚刚探头的太阳射进的光,把古镇装扮得更显古旧。但是没...

  • 梳文读书笔记续三

    3 走向死亡 一位村支书对农村现状的忧虑 文章的作者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一篇来自邵阳市新宁县丰田乡麒麟村原村党支部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梳文读书笔记:日渐凋零的老一辈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vd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