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看到这篇文,我问了一个自己回答不了的问题,什么是智慧?是车坏了知道怎么修么?是跌倒了知道爬起来么?是做不出RIA知道求助么?我觉得都不是,智慧更多是指对生命和对世界的理解,是经历春夏秋冬、沧海桑田后自己境界的提升,原文中提到的智慧也凸显了这一点。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智慧呢?由于智慧不像方法容易教,它更多来源于体验和感悟,很多时候甚至源自苦难,因此,要培养孩子的智慧,就让他们多体验、多经历,不可过分地保护年龄较大的孩子,让他们失去了在逆境中体验的机会。同时,父母可以在孩子成长中身体力行,让孩子观察、学习以及自己感悟。
但也不能因此就激进地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至少在孩子较小时避免孩子受创伤,等到他们刚成年时,不必帮他们划掉创伤。
A1:
那是一年夏天,很小的我觉得妈妈能做的事我也能做到,于是我开始自己洗衣服,我洗的很快,超过了妈妈,但洗的衣服没有妈妈洗的白。我就问妈妈,妈妈说你要认真洗,于是小男孩在树荫下用双手非常用力的搓衣服,搓啊搓,没过多久手就开始红肿了,妈妈笑了,她说衣服要慢慢洗,要温柔地洗。没过多久我就会洗衣服了,慢慢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应该这么洗。两年后,我去武术学校学习,开始练功。我来到一个新奇的世界,学习刀枪剑滚。那时我们小孩很羡慕练散打的大哥哥们,他们可以把吊起来的沙袋打的飞起来。有一天我也开始打沙袋,一开始我使劲全身力气想把沙袋打飞,结果是手疼了好多天。后来我开始慢慢来,轻轻地一圈一圈打,慢慢地沙袋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在某一时刻我全力轰出,终于将沙袋打飞了。我想那时我获得了智慧,而这智慧就是在洗衣服时种下的种子。
2.记得一开始工作,跟技术部门的同事要资料,但对方总是拖着不给,每次要催三四次才可以,一开始我很着急。后来我领悟到,很多时候,往复是必须的,不可能第一次就搞定,我完全可以将目标设为沟通3次得到资料。每次要资料,提前几天开始通知,然后第二次沟通,然后再一次沟通,基本上都能在自己预设的时间完成,而且自己内心非常轻松。
被打击的经历:读研究生时,做了三个月的一个课题,最终没做出来。那是用计算机模拟,由于新颖并没有多少人会,导师也是不懂,我反复尝试了3个月,满以为做出了结果,但最终发现,我用的模型超出了边界条件,也就是说这个模型就不能这么算。挺受打击的。
A2;
通过这次RIA,我是这么想的。
1.遇到困境,自己不躲避。用笔写下来这个困难的大小,分析是否远远超过自己承受的范围,只要不是远远超过,就告诉自己勇敢地去做,去承担。
2.当我已经在经历困境时,静下来告诉自己,不要只沉浸在痛苦、无奈和焦虑中,让自己体会这种痛苦,好的方式是写日记时,写下来自己正在经历的事,自己是什么感受,以及自己在担心什么,并留有空白,供困难过后自己回填结果。
3.将这些重大事件在日记本中标出,再遇到困境时也可以翻看,我相信智慧一定会产生的。我将以接受事实、抱着体验逆境的态度面对逆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