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决定离开咨询,咨询师提出你需要预付4次咨费来结束咨访关系,这合理吗?在我前期的视频中提到我已经决定离开团体,但是团体老师提出我的团咨已经用毕,我需要再预付4次才可离开,不少人可能对这种已经要结束为何仍要求成员预付4次来结束有点不解,甚至会想咨询师真会坑人钱啊。
首先你要真正地去做咨询你才能来去谈咨询,你没谈过恋爱,天天说婚姻里面的各种烦恼,这都是想象。
其次,你每天看我在这里将我个人的咨询,里面可能有很多地面按照你自己的想象就可能跑偏了,比方说我谈到心理咨询师为什么通常不给来访建议,因为这个建议可能会扰动来访,让来访更加无法确认他自己,那你可能就会想咨询师给我建议就不行,实际上不是的,在适当的时候咨询师在他的位置,去做一些干预是可以的。比如,来访说我要带孩子我不来了,咨询师是否可以提出,是否可以请人帮你带一下?这样的建议呢?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咨询师在和来访一起构筑他咨询的空间,而这个空间有时就是会被来访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压垮,但是咨询师是否能够在他咨询师的位置,坐定,不晃动,这反而很考验咨询师。
再比如,我说咨询师不能和来访有社交关系,对于一些来访他就是要突破边界,那就是他的主要症状,这个时候如何“不含敌意的拒绝”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咨询初期、中期、后期,框架的构建与维持所需要的方式都是不同的,因此咨询师如何在他的位置,不被来访的诱惑拉到社交属性上来,咨询的空间才免于崩解。
我对于预付4次谈离开是非常愤怒的,我甚至打算不去告别,但是我的个体咨询师一再坚持我要去告别,这段咨访关系已经5年了,所以ta可以一再坚持,如果在咨询初期,可能这个关系就断了,所以在不同时期关系可以承受的力是不同的。我最终去了。
有几点原因:
第一点:我和我的口语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她问我如何改善邻里的关系,我说我不知道啊,每天上下班早出晚归完全不知道邻居是谁,她说首先我们要能够有自己的房子,大家都有自己的房子,邻居需要能够固定下来,你才能够知道和熟悉你的邻居,安全感才会被建立,你才愿意去与你的邻居建立关系。团体里的成员就像我们的邻居,预付款就像是我们给自己在某个小区了购置了一个家,一个位置,你才能够安心地待下来,熟悉彼此,对邻居们敞开家门;
第二点:你突然间搬走,却完全不和邻居打声招呼,你曾经在他们的生活中留下了痕迹,你可能和他们 一起谈笑风生,或者一起吐槽过某个人,哭诉过某种苦闷,一起喝过酒,唱过歌,拔过人家院子里的花,撸过人家的猫,和人家一起晒过太阳,打过麻将,但是忽然间你走了,你的邻居们会想你认真对待过我吗?我们的关系真实存在过吗?而你邻居的这种怀疑可能也是你心里的某种体会,关系并不重要,人和人之间总是这样,聚散无常,在决定离开时,被要求预付4次,是因为这个规则在告诉你,对于被留下的人,他们不得不接受你离开的决定时,他们内心的感受,而对于要离开的人,他们也有机会来谈,我为什么要离开你,这是对关系的认真对待,彼此认真对待,所以,我想当我决定离开,我也要认真对待曾经我们共同的时光,并作一次告别。
当然,告别完了,团体里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又决定留下了,真是峰回路转,哈哈哈。
但个咨与团咨有一些不同,所以,大家不要听完这个又一边倒,咨询或分析,你要去谈它,你不仅仅要有理论,实践也非常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