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祝小妞
考研结束了,图书馆空了若说最近有值得关注的事情,那一定有考研。天天泡在图书馆的我,也一定程度上见证了学姐学长们疯狂的备考生涯。
从我九月份刚来到大学,就感受到了弥漫在图书馆内的硝烟战火:书本堆过头顶,馆内座无虚席,书桌上凌乱的考研英语、考研政治……学习热情真心高。
这就导致我每次去图书馆都有一种“忐忑”的心情,在路上就心里默念:保佑我今天有座吧,保佑我今天有座吧……我可不想和学姐学长抢座位。
但是,每回我的祈祷都没有灵验。我依旧在整栋楼里找不到一个座位,无奈之下只好“鸠占鹊巢”。
但是,就在昨天,考研结束了,随着考研的结束,图书馆里那股紧张的气氛也随之消散了。当然,人也少了许多。整栋楼顿时变得空荡荡的。
我其实应该觉得挺高兴的,毕竟我终于不用再费尽心思的和大家抢座位了。
但是,我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一点也不。
我们学校有超过两万名学生,但可怕的是,这么多的人,连一个图书馆都装不满。
来到图书馆的人也鲜少有人真的去看一看书架上的书。大多数都是把图书馆当成了另一个自习室。
我不禁为一百五十万的图书资源而可惜。
因为写文的缘故,我越来越发现自己在经验、阅历等方面和大神的差距。
有的人曾和我说,图书馆可用的资源太有限了,大多数的书籍太过古老。
书真的太老了吗?其实真的不是。
试问,在图书馆里有多少个书架是我们全部读完的?又有多少位文学家的作品全部读完了呢?
想必很少有人做到。
其实图书馆的价值就在于它的"藏书"。这也就决定了图书馆和书店的不同。
书店里可以卖各种卖到百万本的畅销书,但图书馆内不见得有。
但你如果要看各种版本的鲁迅全集,书店里可能只有精装本和青少版,但图书馆内可以找到整整一个书柜。这足以让你看清各个阶段的改版。
我觉得在图书馆内就是要读经典的。
其实我觉得现代人不是读书读的少,是读经典读的少。
每天各种言情小说、励志暖文读下来其实真的不少,一天读它个三四本真不是什么难事的。但经典却不能。
我在图书馆溜达的时候,就爱各个书架乱窜,没事儿搞个小对比什么的,也挺有意思。
比如,言情小说这个书架就格外吸引人。《后宫·甄嬛传》、《后宫·如懿传》还有最近热播的《锦绣未央》这些原版小说就快被翻烂了。
但是,对比之下的中国古典哲学,这些更为经典、古老的书籍却无人问津。比如王蒙的《庄子》系列,书干净和新的一样。
读过经典的人生和没读过经典的人生厚度是不一样的。
我最近也在反思自己关于读书方面的问题。
书读了很多,真正有质量的却鲜少。
读好书以我自己为例,从九月份到现在一共读了77本书,但真正意义上的好书也就那么十多本。除了鲁迅,好像没有读成体系的。也难怪觉得没有墨水了。
在大学,图书馆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不要让那么多的书成为摆设或者仅仅成为一个数字。
大家好!我是祝小妞(^3^)在校大学生一枚
你梦想的道路上我愿与你同行
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评论答赏和点赞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