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高效学习:三系统模型》碳中和学习必要性/why
![](https://img.haomeiwen.com/i2189834/efd484e96bf92440.jpg)
如何在碳中和领域高效学习专业知识?
我是2020年10月16日在深圳湾公园跑步时,一边跑,一边听新闻,第一次听到"双碳"这个词。中国承诺到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当时,我对这个概念感到困惑,不明白这项宣布的重大价值,更不知道它与我个人有何关联。
长期的阅读和学习习惯锻炼了我的认知敏感性,下意识意识到这是未来几十年一次巨大的商业机会。当天晚上就搜索碳中和相关资料,当时相关的词汇和新闻都还比较少。
为了彻底搞明白碳中和深层次原因,查阅了大量资料和国外低碳论文,借助西蒙·西奈克的黄金圈法则中的"为什么"(WHY),我开始从本质思考:为什么中国要提出碳中和目标?
通过深入研究和大量资料搜集,我认识到中国提出碳中和目标远超过环保和绿色低碳的层面,我得出以下结论:
战略必要性:2008年之后欧盟和美国在气候问题上对我们持续施压,转机是在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后,美国和欧盟为了自身利益,在气候问题上出现了巨大 分歧和矛盾。
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其一,我们看到了和欧洲就气候问题和解最好的时间窗口。其二,更是基于国家组织属性和能源安全的战略思考。
经济转型: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中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是“共同富裕”。就意味着社会资产需要重新配置,所以我们看到互联网,房地产,教培行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实现碳中和不仅是向低碳、绿色、可持续的经济模式转型的重要一步,也是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
提升国际竞争力:适应国际市场对低碳环保产品的增长需求,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少环保标准不达标引发的贸易壁垒。
促进就业与社会发展:碳中和相关的光伏、核能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对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这些行业的发展不仅能吸纳大量劳动力,还将推动产业链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宁德时代的市值现在非常高,曾毓群的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增强国际地位: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承诺减排目标和实施国内外碳减排项目,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展现领导力,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提升国际地位,并加强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去年"一带一路"论坛的召开后,一系列碳排放管理政策相继出台,这都是提前的战略布局和思考。
通过以上WHY的思考,我了解了碳中和的本质后,从本质层面出发和思考,更发现了这个领域有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
明天给大家分享碳中和学习必要性 wha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