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漫长的季节里的时代特色

漫长的季节里的时代特色

作者: 青原行思 | 来源:发表于2023-05-10 17:14 被阅读0次

看《漫长的季节》,你们有没有觉得,东北伤痕文学其实就是《红楼梦》?是一群天真的人,突然被一种巨大的不可抗力搞到一无所有的故事。

计划经济下的东北老工业厂区就是大观园。这些作品中几乎不可避免地出现弗洛伊德、钢琴、拉丁舞、萨克斯,工人们一边劳其筋骨,竟也兼顾了陶冶情操。这些作品中出现了一个个天真澎湃到反常到搞笑的人物,其实只要留心上一辈,你会相信一个王响这样“以厂为家”的全套积极份子是真实存在的;龚彪同样天真,丽茹说得没错,彪子是真的爱学习,那种对于知识的热爱,除了拿来装逼之外,几乎是纯然的;甚至很多作品中大量的所谓的反面人物,比如管计划生育的小领导,念下岗名单的人,他们中很多人也天真而茫然地相信,自己与伟大光荣正确站在了一起。所有人都浑朴可爱,面目无憎。

东北当然是一个被凭空制造出来的乌托邦,它悬空在整个国家非常巨大的贫穷和苦难之上,但它的内部却是生存无忧的,自给自足的,革命乐观的,浪漫多情的。乌托邦是被塑造的,但人心却是真真正正与乌托邦同构的。他们中的几乎每一个人,都获得了与时代共舞的最高的情绪价值。

所以,当乌托邦轰然倒塌的时候,失落打在人心上,痛当然是巨大的,毁灭性的。但人心却不是不古的,那种被乌托邦精神喂养起来的天真几乎成为了东北人的底色。天真是一块毛玻璃,当它与快乐叠加时,便呈现一种温柔的玫瑰色,而它与痛苦叠加时,便呈现出一种绵长的感伤,再巨大的毁灭性的苦也被幽默轻轻包裹起来,甚至用宽恕一笔带过了。

这两天我经常刷到有的东北人说,你们看东北电视剧,觉得嘴碎,恨不得一句一个梗,这真的不是小品式的夸张,是我们东北人真是这样的云云。其实“恨不得一句一个梗”和“恨不得一步一句诗”,是一样的饱满而天真的东西,这是乌托邦的语言,现实的乌托邦倒塌了,人心还是很难从废墟中爬出来。

自然,造物者心里是有杆秤的,明白何为此消彼长。“港商”待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自然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逃不过的是拨弄秤杆的翻云覆雨手。

工业伤痕文学最怀念的那个工人地位高、待遇好、每家可以弹钢琴的时代固然美好,但也仅限于国营工厂这个群体。换成我们白完的种地老乡是只配去啃树皮的。苏式体系对重工业人口赋予准旗人待遇的实质,是把所有人的生存资源全部汲取过来重新优先分配给技术人口/工业人口和军队,代价当然是占人口比例最多又最受歧视的农民。由此也催生了苏式国家普遍存在的严格限制城乡流动的户籍制度。二十世纪以来多次食物短缺乃至大吃饱问题给人们留下的宝贵生存经验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你一定要当个城里人/厂里人。

相关文章

  • 漫长的季节

    九月 一个浪漫而又温馨的季节 九月的雨轻柔凉爽 但更漫长...... 九月的风略带丝丝寒意 却让人又很...

  • 漫长的季节

    电视剧《漫长的季节》里,王响的儿子王阳爱上了一个女孩,可是,沈默的身世很复杂,王阳离奇死亡。到底是谁杀了他,围绕王...

  • 漫长而又酷冷的季节

    17年夏天,突然就进入了深秋。 我想如果过了圣诞节,可能春天就会来了。然而不遂人愿,天气一天天的变得冷起来。 于是...

  • 季节里的反季节

  • 雨的季节,漫漫长路

    望着那条路,天上几颗亮星 我走过的累年岁月 你何曾知 那是一个没有雨季的夏季 我走在路上 那是一个没有凉风的秋...

  • 那个被相亲圈嫌弃的女子,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愿终有一人,能穿过汹涌人潮找到你,不辜负你漫长的等待!” 胖妮姓张,张竞雄。 胖妮的名字太具有时代特色了。 计划...

  • 季节里的容颜

    ——回郑愁予《错误》 三月的江南被装在窗扉里 东风才来,柳絮盈飞 残阳晕石桥 ...

  • 《星空里的季节》

    太阳下播撒着希望 生活中少不了思念 道路上充满着疼痛 生命就像是一阵风 刮走了希望 刮醒了思念 刮不走疼痛 这是个...

  • 季节里的遐想

    寒冷限制了想象 冰雪冷藏了春的模样 零下冰封的温度 体温已调节不了 被季节遗忘的思想 麻木的灵魂 残存着最后的希望...

  • 金色的季节里

    金色的季节里 行伟大之思者,并经伟大之迷途。---海德格尔 淋沥的秋雨轻轻的润渍了几天,太阳一出来,便把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长的季节里的时代特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dj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