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灼灼
主题:谈软件测试的原则如何更好地运用在测试过程中。
1.
常见的软件测试的7个原则:
1.测试尽早介入
2.穷尽测试是不可能
3.测试显示软件存在缺陷
4.缺陷集群性(2/8原则)
5.杀虫剂悖论
6.测试活动依赖于测试内容
7.无错就是好是谬论
好些人反馈不知道怎么把理论知识如何运用起来,学习的时候觉得超级简单,到实际工作中一切照旧,于是有人会发表理论无用论,并以自身说法不会什么理论但工作依旧做的好。
一个人的成长模式,可能是理论指导实践,也可能是实践升华理论,如要快速的成长则是需要两者相互结合,交替使用,在没有实践前掌握基本理论可少走很多弯路,而通过实践可以去应证理论在什么条件下适用,什么条件下不适用,可以不断去尝试新的思路,形成新的理论。
只看理论不做实践-理论就会成为空想,而只实践不学习理论,总有一天会触到天花板,再也无法前进。
2.
在使用理论前需要弄清楚源头,软件测试的原则理所当然是为更好地实现软件测试目标服务的,那什么是软件测试呢?它有哪些目标呢?你是否真的清楚?
说起软件测试就不得不提两位大师人物Dr. Bill Hetzel和Glenford J. Myers。
Dr. Bill Hetzel的代表作《The Complete Guide to Software Testing》,他在1972年提出软件测试的定义: @ 就是建立一种信心,认为程序能够按预期的设想运行。Establish confidence that a program does what it is supposed to do. @
表明软件正确而进行测试,是正确论体系,按照需求来进行测试,符合需求的则认为测试通过,反之则是bug。
而他在1983时对这个定义进行了扩充:评价一个程序和系统的特性或能力,并确定它是否达到预期的结果,软件测试就是以此为目的的任何行为。将软件测试进入到质量保证中。 image.png
Glenford J. Myers的代表作《The Art of Software Testing》,他在1979年 给出的软件测试的定义:@测试是为发现错误而执行的一个程序或者系统的过程。The process of executing a program or system with the intent of finding errors.@
重要观点:
1、 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而不是证明程序无错误;
2、 一个好的测试用例是在于它能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
3、 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是错误论体系的,测试的目的是寻找错误,并且是尽最大可能找出最多的错误。
从两者提出的定义就可以看出Glenford J. Myers是站在Dr. Bill Hetzel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他理论的另一面,我们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两者相结合会相对完整。
因只做正确论体系的测试工作,所交付的产品会偏向脆弱,而只做错误论体系的测试工作,所交付的产品则可能会导致基本功能都会无法使用,而在交付产品前两者都用做到,产品会相对较为可靠和稳定。
3.
再回到软件测试的7个原则,我们可以粗略地分析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个体系。
如:原则1. 测试尽早介入和原则6.测试活动依赖于测试内容-属于正向性测试。(正确论体系)
如:原则2. 穷尽测试是不可能的、原则3. 测试显示软件存在缺陷、原则4.缺陷集群性(2/8原则)、原则5.杀虫剂悖论、原则7.无错就是好是谬论 是属于反向性测试。(错误论体系)
在正式开始测试时根据你的测试目标选择适合的原则将会事半功倍。
如做验收测试、单元测试都是偏向正确论体系的,而行为驱动开发是把部分验收测试放到需求的时候做,确认需求/业务的正确性后再来开发,单元测试是为了证明单个方法/功能是正确的-符合需求的,这两个都是越早介入越好,依赖需求和业务。
如做系统测试-则偏向错误论体系,在正常条件下功能正常外,更多需要考虑的是非常情况下运行情况,是否有不可预知的错误,是否稳定。
软件测试在产品团队中存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节省时间成本,将研发完成的代码交给软件测试人员,让他们去找bug、定位bug,可以更大程度地帮助研发提升专注力,重点放在修复问题和写新代码上。
写到这里总结下,关于软件测试的原则是为软件测试的目标服务的,做正向性测试先找源头-需求/业务,应尽早开始,而做反向性测试时重点在考虑各种异常,但不要掉入杀虫剂的坑,要从全局的角度去分析设计出的用例运用的原则是否单一,发现未设计到原则要及时补充相应的用例。
以上
网友评论